今天早上上班路上,無聊時打開調頻廣播,聽到兩個主持人在聊天,今天的話題似乎是“如果你可以變成一種植物,你會選擇做什么”?對于一個從小生長在北方的人來說,還真沒見過什么特別的植物,因為冬季太漫長了。聽著聽眾們說想要做什么風鈴子,鳳仙花了,我完全沒什么感覺,因為除了在書中和偶像劇中見過,有什么所謂的花語,真的體會不到。
不過,我會想做什么植物呢?
還真有,我想做一竿竹子。
為什么呢?
因為ipanda頻道。
記得有一次看它的直播,是一只胖胖的熊貓拿著一大段竹子在大口大口的咀嚼。全程沒有任何解說,沒有背景音樂,沒有配音。只有熊貓大聲咀嚼竹子的聲音。
這一段視頻差不多有五分鐘,我竟然沒有一次快進,全給看完了,更神奇的是,我看餓了。
那個時候就想,這個竹子一定是特別清香,特別多汁吧。
我想做一竿毛竹,在南方溫潤的季節里,從地底下一點點探出頭,一點點長大。
其實呢,一片竹林可以說是一竿竹子,我們的根在地底下不停地向下深探,地下橫莖在地表以下縱橫糾纏。
一開始的時候,我們并不著急,一點點的試探。等到了季風來的時候,合適的溫度和濕度,我就會開始瘋狂的生長,十幾年就會長成一大片郁郁蔥蔥的竹林。
也許我們在風中搖曳,在雨中交流。在日夜的交替中看時光流轉。也許會有武林人士到來,長衣飄飄,翩若驚龍。而我們只是在風中搖曳。自在輕松。我們真的只是竹子。
不過還是要說得高大上一點,自然要說到人們所謂的“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了。所謂的“未出土時便有節,長到凌云更虛心”,更是人們所賦予我的情操。
竹之稱為君子者,具有崇高堅勁之節;有虛懷若谷之心。清雅拔俗,有如逸士;有歲寒之心,風欺雪壓,尤見精神。我剛直、謙遜、不亢不卑,瀟灑處世,常被看作不同流俗的高雅之士的象征。
鄭板橋的《題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成擊還堅韌,任爾東南西北風”。是最膾炙人口的詩篇。
其實他還有一首《竹》,“一節復一節,千枝攢萬葉。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更符合我想像中的竹的品格。
不過呢,其實也還不夠。“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我自不開花,不單單是免撩蜂與蝶吧,我自是不開花,因為我不想開花,我不需開花,又與蜂與蝶何干呢?你若來了,便來了,我不開花,你亦會來。
我只是一竿毛竹罷了。
可以給國寶們做口糧,可以給人們做竹籃、竹席,可以入畫,可以借我表達文人的風骨,井岡山的毛竹更有了革命的情懷,可是這一切,又關我什么事呢?
我真的只是山中一竿自在生長,或不生長的普通的毛竹而已。
無戒365日更挑戰營第66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