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每讀《紅樓夢》,我的心頭總會涌上一絲淡淡的憂愁。這憂愁是為了那些命運凄苦的姑娘,也為著人世間無盡的遺憾。
? 我很喜歡納蘭容若的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見”。寶玉初見黛玉時,并未過多地打量黛玉的眉目,只是說了句,這妹妹他好像見過似的。寶玉與黛玉是天生的知己,有句佛語叫“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人生得一知己,真的已足矣。我也記得初見湘云時,她就是一個嬌俏的姑娘,似乎不知道人世間的悲苦。可是,許多事都不會是你初見的模樣。寶黛不能在大觀園中暢談戲文里的才子佳人亦或悲歡離合;湘云笑顏的背后有說不盡的心酸;鐘愛詩集與并蒂蓮的香菱在豆蔻之年化成輕煙離開了俗世……
? 《紅樓夢》仿佛是美的總和,用寶玉的話就是“女兒是水做的骨肉,見了女兒便清爽。”不必說“金陵十二釵”,就是不起眼的小丫頭都生得好容貌。有人說寶釵為人是有些圓滑的,我不否認這點,在賈府這樣龐大的家族中能生活得如魚得水,確是有些心機的。然而,寶釵也不過是一個待字閨中的女兒罷了,在夏金桂撒潑的時候,她除了勸母親隱忍也別它法。寶釵并非多么的世故,只是在大觀園中她也只是眾多姑娘中的一個。我覺得寶釵和黛玉可以是不錯的姐妹。寶釵在寶玉講“古記”的時候會戲謔幾句,也會在深夜遣人送去燕窩 ,也能在黛玉口無遮攔的時候溫柔地教導一番。用牡丹花去形容寶釵是不為過的,只是,為了更好的生長,她只好將枝葉伸向雨露更多的地方。
? ? 《紅樓夢》里,晴雯應當是最像黛玉的姑娘。晴雯的性子爽利,只是有些小性子。我讀到晴雯撕扇的時候,就如同真的見到了一個這般的姑娘。晴雯出身低微,但并不刻意地去逢迎誰,對寶玉的關切會說聲:“不用你蝎蝎螫螫的。”在怡紅院里,她與寶玉最為親近也是不足為怪的。
? ? 寶玉與黛玉是最懂得彼此的人。黛玉撿起落紅葬在土里,寶玉為晴雯寫下《芙蓉女兒誄》,以及他們共讀《西廂記》,這些是屬于他們的純粹。
? ? 我感覺可以遇見《紅樓夢》,是我的幸運。冬日的陽光正好,在某個遠方,我看見了大觀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