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張藝謀的新作《影》,繼威尼斯電影節大放異彩后,在國內也引起了極高的關注度。僅僅在上映的十天內,就收獲了4.5億票房。在觀影前,其充滿中國水墨元素的預告片就賺足了眼球。在這個刀光劍影的武俠世界,影子的故事以極強的形式感鋪陳開來,給人極大的視覺震撼。這不由得讓人去回顧十幾年前同屬武俠風格的《英雄》來。提起優異的視覺效果,我們在張藝謀的代表作中并不陌生,無論是《紅高粱》中炫目盎然的大片紅色高粱地,還是《滿城盡帶黃金甲》中城下的滿堂菊花,張導在視覺上所做出的成就是斐然的,也成為了他電影中的一大優點。但因為優勢保持的很明顯,在近年來,在他的商業新作發揮上,情節的安排相較來說發揮實在算不上平穩,觀眾們也詬病甚多。但可喜的是,張導在《影》這部電影中,為我們呈現出他勇于探索的新秀,他對武俠新的見解。總得來說,如果我在疲軟的影壇九月后推薦一部電影,那必然是《影》。
《英雄》與《影》--- 俠之大者與權謀心術
?
-俠之大者-
在筆者重新看《英雄》這部電影后,發現他是一部被低估的電影。像一個被媽媽批評學習不好的孩子,卻在短跑比賽中得了第一名。不過雖然是個體育健將,但學習的劣勢也十分明顯。
從劇情的側重點來看,《英雄》的故事結構十分簡單,簡單到可以用一句話來說清:一位身懷絕技的英雄身負所托去刺殺秦王嬴政。
但影片的亮點在于李連杰所飾演的無名,受趙國三位俠士饋贈的所謂刺秦的籌碼。劇情的全部重點是在描寫這一過程,而這一過程展現了精彩的中式武俠浪漫。
這刺秦之前的三個故事,在形式上被主人公衣飾的顏色區別開來,故事上的人物性格差異也因為形式的區分而表現的更加明顯。從無名謊言中,殘劍飛雪因長空心生嫌隙的肅殺蕭瑟,愛恨情仇;到秦王戳破真相后,飛雪殘劍的伉儷情深,俠情豪義;再到飛雪殘劍年輕時的青春初遇,竹林相協。分別使用了紅,白,綠作為畫面的基調顏色。表達了激烈的愛恨,純然的俠義,還有為天下統一的和平而獻身的家國大義。
除此之外,影片在氛圍的渲染上無可挑剔,但缺點也很明顯。
本片大量使用慢鏡頭的武俠動作,與一般的武俠片相比,打斗場面甚少。如果一位看過本片的人去回憶,他回憶到的內容大多是飄飄的裙袂,炫目的顏色,還有極具形式感的對稱構圖。在鏡頭的切換上,長鏡頭使用較多,每個鏡頭持續的時間也被拉長。節奏也就相應的被拖慢。在劇情方面,結構也相對簡單,在大主線的小情節點設置不夠,導致影片的情節沖突性不強。
幸好其對氛圍的控制爐火純青,對中國武俠中,郭靖式“俠之大者”情懷的塑造比較完整,飛雪,殘劍二人之間的情誼癡纏,彼此成全,體現的淋漓盡致。我們看到了兩個情深義重的俠士,面對祖國趙國被滅,為了天下的和平,選擇成全秦王的六國統一。無名這位英雄也在滅親之仇后選擇了成全秦王。而他們的犧牲也沒有白費,不僅使秦王,還有屏幕前的我們感受到“英雄”的含義。
?
鄭愷飾演的沛王
?
--------以下內容含有劇透--------
?
?
-權謀心術-
?
說完了《英雄》我們再來對比新作《影》。同是武俠主題,《影》的側重點則截然不同,講的是不為人知的諸侯帝王的替身-影子的故事。《英雄》主角是光天化日之下的豪情俠士,敢于直面秦王的3000鐵甲,僅憑二人二劍就可殺他個三進三出。《影》的主角境州則正好相反,是一個被都督子虞從小秘密豢養起來的影子,只為主公將來的某一天抵擋朝堂災禍而生。因都督子虞在與敵營強將楊蒼對陣時身受重傷、形容枯槁,境州終于被啟用,作為都督收付沛國境州疆土的一枚棋子展開謀略。都督的妻子小艾是唯一知道此秘密的人,不得不在丈夫與替身境州之中周旋。小艾和境州二人,在這種病態的關系中,小心翼翼地守著男女之[if !vml]
[endif]間的界限。隨著都督收復荊州疆土的計劃進一步實施,變數也隨之步步緊逼,一場權利與謀略,心術與實力的較量,在沛王,都督,境州之間悄然展開。孰真孰假,孰強孰弱,誰是黃雀,誰又是螳螂,隨著故事的發展悄然變化,環環相扣使人欲罷不能。
不同于《英雄》故事結構的簡單,影片的節奏在影子從幕后漸漸走向臺前,最終替代真都督的過程中,無論是沛王對都督子虞的試探,還是這期間都督對境州的秘密訓練,還有小艾對境州從同情轉而成愛的過程在劇情走向中是同時進行的,情節點緊湊,邏輯縝密,每一個情節都有相應的暗示,情節與人物之間的沖突性強,能夠將觀眾的注意力牢牢吸引。
《影》還有一大亮點,就是兩位主角境州、子虞,由鄧超一人飾演,拍攝時分別拍攝。分別拍攝就要求演員要同時飾演一個情景的兩個人,并不是換頭的后期拼接,對鄧超本人的演技考驗也非常大。為了飾演強健的境州,鄧超先由72
子虞正在給境州“制造”楊蒼所劃的傷口
公斤健身成83公斤的健壯體型,他說:“境州在前面等我,當那些肌肉填充到自己身體里的時候,表演就已經開始了。”
不但如此,在隨后拍攝子虞時又餓回63公斤。在短短四個月的拍攝期里,難度可想而知。鄧超為了角色作出的努力令人側目,不過最終的效果也著實驚艷。
上面這幅場景是一幕使我印象深刻的場景,在陰暗潮濕的洞窟里,病弱瘋狂的真都督子虞正在給“影子”境州強健年輕的肉體上刻下傷口,以求復刻一副與自己相同的身體。在這個場面中,二者雖容貌酷似,但由于鄧超精湛的演技,將二人一陰一陽的狀態表現的淋漓盡致。在這里,觀眾會進行第一次思考和懷疑:究竟是在陰暗處謀劃的子虞是真都督,還是光明處示人的境州是假影子?這也為后面劇情的翻轉做了鋪墊。
《影》在氛圍的塑造上,與《英雄》等片的視覺效果,也進行了完全不同方向的探索。
[endif]我們之前也提到,在《英雄》中,情節的渲染是由顏色來區分的,強烈的純色一直是張藝謀電影的一大特色。但在《影》中,顏色的對比被刻意減弱,營造出黑白對比的水墨風格。
而影片色調的控制并不是簡單的黑白電影效果,與繪畫中控制色調和氛圍的方法接近,有時一位畫家想要創作一幅冷藍色調的畫作,會先在畫布上作為底色刷上一片藍色。《影》的氛圍塑造也是如此。本片通過對衣飾、背景的固有色進行控制,還有特殊的拍攝方法共同造就的。我們在預告片中可以看到,單是血的紅色,為了貼合影片的氛圍,就將顏色的明度和純度都調低,顯現出偏黑的暗紅色。影片中皮膚的顏色也并不是普通狀態的發紅,而是暗黃發綠。單獨來看不合常理,但在水墨風的背景下卻與整體風格暗合,呈現出一種獨特的格調和氛圍,使觀眾輕易的就達到了沉浸式的觀看體驗。
除了情節和氛圍,影片對于傳統文化細節的考究也值得肯定。作為一個古代背景的故事,《影》在中國古代文化元素的使用上十分豐富。出現次數最多的太極圖,形式工整、宏偉大方。從卜卦解詞,和琴瑟的擺放位置來看,也進行了嚴謹的考量。這種嚴正謹慎的拍片態度,也值得所有拍攝古裝影視作品的公司學習。
對于張藝謀導演自身,作為第五代導演的領軍人物,我們可以可喜的看到,無論是近年來口碑起伏的商業片《山楂樹之戀》《金陵十三釵》《長城》等,還是沒有在國內上映的文藝片《歸來》,直到今天我們看到的《影》。風評并沒有左右這位導演勇敢挑戰,勇于創新的道路。與《妖貓傳》《芳華》等或多或少妥協于劇情,妥協于主題的行為不同。其實一方面來說,口碑的起伏也預示著創新的激蕩。《影》讓我們看出,一位優秀的導演是如何堅持著對社會的思索與討論,對傳統的追尋與發展,才得以讓一位68歲的老人為我們呈現出這樣的視覺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