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記得去年很火選秀節目《創造101》做過一組宣傳海報,有一張是一個女生累得靠在沙發上睡覺的圖片,旁邊有一行小字:塑身兩個月? 在娛樂圈里追夢。
作為一個普通的觀眾,我沒有什么資格去評判這種短期的努力意義。或許,對于這個不斷更迭的圈子,有話題才是資本最終想要看到的吧,于是就出現了很多排在高名次出道,但是實力一般的偶像。沒有讓人記憶深刻的作品,反而聽到他們或者粉絲說:某某某已經很努力啦。
有的人就是這樣做起一夜走紅的白日夢。
當越來越多的人拿“努力”當擋箭牌的時候,努力在這個時代也就變得不值一提。
02
實習的時候,你在簡歷上寫著,本人是一個做事負責,認真努力的人;面試的時候,你說雖然我經驗較少,但我會用努力彌補自己的不足。但真正遇到正事的時候,卻力不從心,一不小心就原地爆炸。
還有一種努力,就是在自己的舒適圈中努力,看上去每天都按部就班,沒怎么休息放松,但是也沒進步多少。
就好像你準備考研,每天三更起五更睡,泡在圖書館十個小時,最后還沒有那個每天9點多才到圖書館的同學考得好。因為人家是在有效的學習,而你看著書心緒不寧,總覺得微信上是不是有人在給自己發消息。你機械地看著書,一目十行,覺得成就感滿滿,可當合上書本,大腦像死機了一樣一片空白。
這種就是假裝努力。至于我們大部分人為什么會這樣,可能和現在這個速成且焦躁的時代有關,很多自媒體都在提醒我們,同齡人已經月入過萬了,誰誰誰大學期間就實現經濟獨立了,又或者某網紅在一線城市買房等等,剛開始,我還會點擊這些文章想著看看能不能偷師,漸漸的,發現除了與日俱增的焦慮,什么也沒學到。
迎著這種“販賣焦慮”的風向,一大批“平面設計速成班”“網紅速成指南”“21天減肥訓練營”······瘋狂滋長,收割著一波又一波韭菜。
我們只是蕓蕓眾生中的普通人,而成功者的成功經驗并不可能復制。他們的天賦異稟和所積累的深厚功力,也不是我等光靠努力就能追趕上的。有些事既然努力了也做不到,為什么還要努力呢?
那是因為努力是我們人生中最大的一張王牌,是身陷囹圄時絕地反擊的前提。
競爭越大,越覺得自己要擁有一定的實力,不然就有可能被其他人頂替。不喜歡就不做,大概只是小孩的想法吧。
03
真正的努力都是悄無聲息的。這句話雖然被人們說爛了,但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正如博主滬漂少女靈芝,從剛到上海時拿著3500的薪資,到發展自己的副業,一邊給人做設計一邊拍短視頻,文案拍攝和剪輯統統自己上手,她的視頻總能帶給人一種親和感,甚至比一些全職博主的視頻還要精彩。
現在的她收獲了80多萬粉絲,存下了6位數的存款,養了兩只貓,遇到了一個疼愛自己的對象。對有些人來說,這樣的人生看著似乎只要稍微踮一踮腳就可以夠著,不就是比別人多了幾項技能嗎。
但是,當看到她在視頻中展示自己三月份的工作量:10張海報設計、一套視覺作品、4條品牌宣傳片,以及日常更新視頻。凌晨三點還在構想文案,睡眠時間不超過5個小時的時候,評論中的質疑幾乎銷聲匿跡。那一刻,我終于明白,一切的光鮮不是靠著運氣,而是一步一步辛勤地走出來的。
優秀的人永遠都是把努力當常態,而非結果。而大部分人只是羨慕表面的鮮花與掌聲,卻不愿承認自己不夠努力。
《奇葩說》有一期秦教授說過一段話:
能力=天賦+努力,天賦是娘胎里帶來的,沒法改變,但努力卻是我們每個人都能做的到的。正因為努力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所以呢大家瞧不起它,覺得沒特點,不個性。
所以才更加佩服那些埋著頭悶聲做大事的人啊,那種看上去溫溫柔柔,實際上比誰都敢拼,遇到正事比誰都正經的人。他們不介意自己的付出可能一時看不到回報,又或者是打了水漂,而是在不開心的情況下繼續選擇了辛苦。
習慣努力的人都有一個必殺技,雖然不會被別人看重,但到了恰當的地點和時間,總會爆發出驚人的實力。
不要說你努力了,那是你應該的。
與君共勉。
于千萬人之中遇見你,真好啊。順便安利一下我的公眾號:辨味? 歡迎你來我的小天地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