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今年35歲,年紀不是太大,在外打工三年了,同事都叫他老王,今年春節給母親說要回家過年。
提前買好車票,就等著工地放假拿到錢后回家的。三年了,每年春節只能給母親打個電話,然后在電視上看看春晚,就算過年了。
要帶回家的東西真多,麻袋都裝滿滿的,除了衣服還有給母親買的按摩器。老人家一直腰疼,就想著這個可以給她緩緩疼痛。一個人在家也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的,遇到點小病就是一直挺過去。其實老王覺得有點對不起母親。自己都這個年紀了還是光棍一條,人老實,嘴不太愛說話,所以就一直單著。
眼看著村里的人一個個的都結婚有了小孩的,母親也在著急,可是每次討論到這個問題,老王就選擇回避掉。
回家的車終于啟動了,沿途還是原來的模樣,只是車速變快了,一直望著車外,靜靜地不說話,也不去跟人交流。三年前離開家的時候母親哭了,那是在父親離開后母親第一次哭。眼淚順著眼角低落下來,母親拉著手給兒子說了很多,除了照顧好身體外,說的最多的還是叫他在外打工好好的別去惹事,也不要去多管閑事。兒行千里母擔憂,這句話真的是真理。
村里的變化真是大啊,三年前臨走的時候都是磚瓦房現在都蓋成了兩層樓房,泥濘的土路也修成了水泥路。
母親老早就坐在門口等,看到兒子回來了立刻站了起來。
“媽,我回來了?!?/p>
多簡單的一句話啊,母親的眼角又濕潤了。拉著兒子的手,走進屋了。
這年的大雪下的很早,天氣還是很冷的,母親早早的生了火,旺旺的火溫暖了家,也在這一夜溫暖著母子倆。
“媽,這是我給你買的按摩器,你試試。”
“哎呦,你咋又亂花錢了,我身體很好的,不需要這個。”
“媽,沒花錢,同事送的,他們用完了不要了就給我了?!?/p>
老王打開了按摩器放在了母親的腰間,振動的頻率剛剛好,也許是按著舒服吧,母親笑的很開心。
農村的夜晚沒有燈紅酒綠,從廚房到堂屋,老王坐在灶臺下燒著鍋,母親在上面炒著菜。今天母親殺了自己養的雞,又上街買了一條魚。滿屋子的香味,這肯定比工地的盒飯好吃了。母子倆坐在火爐前吃著,說著,笑著。從老王回來,母親就一直特有勁,忙前忙后的,老王也是,這幾年都沒有陪母親,這下回來了,雖然時間不多,但是還是最幸福的時間了。
冬天的夜黑的很快,吃著吃著天已經黑透了。
母親一直給老王夾菜,自己吃的很少,看著兒子吃的很香,母親也像吃的很香一樣。
“孩子,你在外打工,有沒有看上哪個姑娘啊?”
果然還是要回到這個問題上來,老王已經做好準備了。
“媽,還不著急,等我再掙點錢回來后把房子蓋好,我答應你三年之內結婚可以不。今年咱娘倆就好好的過年,明天我上街去買點年畫,再買點年貨,等拜年的時候別人來我家就不會覺得太寒磣了,這幾年在外年我也存了一點錢,工地上的同事,老板對我都不錯,很快我們也可以有好日子了?!?/p>
母親總是很認真的聽兒子說話,兒子不在家的時候,她也不喜歡串門,每天做的事情就是去菜園打理著自己種的菜,天還沒有黑透就已經坐在床上了,只是坐著睡不著,房子里靜悄悄什么聲音都沒有,她會拿出兒子寄回來的東西看看,真的想孩子了就給孩子打個電話。每次電話通了第一句就是問吃飯了沒有,吃的是什么,有沒有吃飽。
在母親的心里面,孩子永遠是孩子,即使他已經過而立之年即將不惑了,她還會像小時候一樣去照顧著孩子噓寒問暖的。
第二天老王早早的起來了,母親聽到了聲響也起來了。
“你怎么起這么早,又不上班,快去睡會,一會我把早飯做好了喊你再起來?!?/p>
“媽,今天我做飯你吃,你去睡會吧?!?/p>
“睡不著了,天亮了,就要做事情了,不睡了?!?/p>
早飯還是母親做的,老王還是拗不過母親。很簡單的早飯,稀飯就咸菜。咸菜是母親自己腌的,剛剛好,在外面可是吃不到這個味道。這就是家的味道了吧,越簡單越覺得有味道。
天氣放晴了,太陽也即將出來,只是溫度還很低。老王穿好衣服打算上街上一趟。
打開大門,隔壁的王嬸看到了老王。
“孩子,你回來了啊?!?/p>
王嬸看到了老王就好像看到了自己的孩子,那種眼神里滿滿的都是期盼。
“王嬸,我回來了,您身體還好吧?!?/p>
“好,好,我好的很,你回來就好,你媽老早就給我們說了你要回來了,看到你嬸也很高興啊。”
問候就是這樣的簡單,沒有過多的言語,就是簡單的一句話,都看出來了對于孩子們的思念了。農村人,都是很樸實的,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所有的人都是親人,不分其他,對你好就是對你好了。
老王騎著車,太陽照著,遠處的田野里冬雪也在閃著光。
臘月的街道是很熱鬧的,賣東西的大多數都是附近村子的村民,賣著自己做的年畫,打的糍粑,養的雞鴨魚,整條街熱鬧非凡,叫賣聲聽著就有一種年味,不像城里的超市所有商品擺在貨架上毫無生機的叫人們挑選,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
老王挑選好了年畫,又去買了幾條大魚。這過年的,魚是家家戶戶都少不了的,討個好彩頭,年年有余了。
沒有朔料袋,用幾根稻草從魚嘴穿過就這樣提著,很原始的味道,但依舊沒人覺得不好,潛移默化中人們才會覺得買魚就得這樣。
把該買的年貨都給買了,這個年肯定會紅紅火火的。
自從老王回來,家里一下子熱鬧了很多,每天都有鄉親們來玩。
母親會拿出老王帶回的吃的跟鄉親們,小孩們吃。拉拉家常,問問在外過的怎樣。很簡單的問候卻又是很溫暖的。起碼,在別人家熱熱鬧鬧的時候,今年家里不會冷清了。
母親是最開心的一個,話也多了起來。
“孩子啊,你不在家的這幾年,你母親過年也跟平時一樣,沒人陪,沒人說話,看著別人家放著鞭炮,煙花,自己卻早早的躲進被窩里了?!?/p>
其實哪個孩子過年不想回家啊,在外奔波一直也在牽掛著家里。
每次和母親通完電話老王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雖然母親從來都不會說一個人在家過得有多不好,但是老王也知道,別人家的團圓夜,母親一直都沒有過,早早的關上門躺在床上也是不想聽到別人家的歡愉后自己一個人更難受了吧。
老王想,今年要陪母親好好的過一個年了。
年前的忙碌,家的里里外外全部打掃一遍,該準備的年貨都已弄妥當。
除夕來了。
到處都是喜悅,鞭炮聲此起彼伏。
今年的年夜飯是老王做的,農村的灶臺做菜特別好吃。老王跟母親兩個人,做了一個魚,一個鳳凰(老家過年把雞叫鳳凰),還有必不可少的年糕。
老王給母親倒上一小盅白酒,自己也倒上一盅。
“媽,我敬你一杯,這些年辛苦了。”
聽著兒子的話,母親端酒的手微微有些顫抖了。
很簡單的飯菜,母子倆吃著,喝著,說著,很幸福。
新年第一天,家家戶戶都要給彼此串門拜年。
老王老早就去給鄉親拜年了。母親在家招呼著前來拜年的鄉親,拿出來兒子買的花生,瓜子,糖果。遇見剛出生的孩子來拜年,母親還會拿出紅包給小孩。
“兒子回來,新年更不一樣了,嬸,新年好,身體健康。”
拜年的鄉親明顯感覺母親的開心,這是幾年了從沒有過的開心啊。
三年了,從兒子走后每次新年母親都是一個人在家也不去給別人拜年,別人來家,母親也僅僅是打聲招呼說個客氣話。
新年也沒有新的氣象,無非是重復上一年的時光。
“兒啊,今年來家拜年的人特別多,老老少少都來了?!?/p>
“媽,我去拜年鄉親們都很熱情,還是家里好啊!”
是啊,不管走到哪里,家永遠是最牽掛,最上心的地方。
過完年,打工的人就要開始新的奔波了。
老王已經買好了車票。
“媽,我給你買的按摩器你要用,別舍不得。家里我留得有錢,你該花就花,別省。”
“兒啊,你不用擔心我的,你在外面更該注意身體,我在家你放心好了,我身體好的很?!?/p>
兒子又要走了,夜晚母親把過年沒吃完的魚、肉用袋子裝起來。一針一線給兒子做的雙布鞋都放進兒子的行李里。
這個夜晚,母親又是久久睡不著。
天亮了,老王提著行李走了。
母親站在村頭給兒子招手,兒子坐上了去車站了車,母親的眼淚終于落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