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當知識改變形狀,“互聯網+知識”變身用戶入口
早在2015年,百度百科就實行了開放戰略,首先是對媒體形式的開放。原來的百度百科更多是圖文形式,但新的百度百科引入更多的技術創新,除了圖文之外,還有視頻、全景等形式。例如在旅游景點詞條中增加全景、航拍,在影視劇詞條中增加視頻等。這種媒體形式的開放和擴充,顯然會提升百度百科對于用戶的吸引力,等于是將知識真正的互聯網化。
百度百科的開放,還表現在對所有優質的權威內容機構敞開大門。原來的百度百科,主要是靠人的力量,現在的開放將專業機構引入進來,不僅可以提升詞條的權威性,還大大擴充了內容。例如,百度百科的數字博物館項目,已經與218家權威博物館實現合作,加上上面所說的多媒體形式的使用,可以讓人們足不出戶就能逛博物館,還能身臨其境。又比如,百度百科和權威醫學機構合作建醫療百科,將能大大提升詞條的專業性。你搜個“糖尿病”,在百度百科中出現的這個醫療機構就容易被人信任。
據目前最新統計:詞條超過1500萬個,百科編輯者接近650萬位,每天響應的用戶檢索超過4億次。夠震撼吧!不過,我覺得這只是開始,百度百科的開放戰略是將知識變成一個重要的用戶入口,將會開啟其下一波高速發展的大門,無論是詞條數還是用戶檢索數都將在開放戰略后加速增加。
二、知識營銷革命,切中互聯網品牌傳播痛點
百度百科的開放戰略,帶來了企業營銷的一場新變革。有的人可能會納悶,百度百科這種知識型的互聯網百科全書,和營銷有啥關系?這你可就不知道了,知識和營銷在百度百科的開放后將會發生關系,而且是發生緊密的關系。
隨著百度百科的開放,企業可以參與到與自己品牌和產品相關的詞條建設中,加上多媒體形式的靈活運用,等于是開啟了營銷的一種新形式和新空間。伊利的一個案例就令我大吃一驚,百度百科竟然全網獨家首發了鹿晗拍攝的伊利味可滋廣告,而且效果突出,一天的鹿晗詞條頁面瀏覽量就超過了30萬。伊利還在自己的詞條中上線了全球產業鏈線上參觀系統,這意味著消費者可以看到伊利的產業鏈優勢,隨時隨地參觀伊利,這簡直是利用互聯網實現品牌營銷的范例。
原來我們說到互聯網品牌營銷,更多的是采用廣告的方式,而且用戶是被動的。這種方式的問題是沒有以消費者的體驗為中心,一味的推送廣告,更多的時候帶來的是用戶的反感和厭煩。百度百科的這種知識營銷方式則有很多好處,因為是面對的搜索相關詞條的用戶,所以是用戶主動的,帶來的是真正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營銷,效果自然會很好。而傳播量也因為有百度海量的搜索流量所以也非常大。所以,百度百科的這種知識營銷形式是非常新穎的,營銷空間也非常大。
總而言之,百度百科發布的開放戰略,重新定義了“互聯網+知識”,將知識做成了一個用戶入口,一手撬動互聯網品牌營銷,一手又開啟了O2O這個人連接服務的市場,等于把知識激發出“暗能量”,為各個企業的品牌推廣和口碑營銷帶來了非常可觀的影響,企業的權威性建立,需要借助百度百科這個大佬,各位企業老板一定要緊緊地抓住這個機遇。
全網天下專注于百度百科、口碑營銷、品牌曝光、問答營銷!我們會用心服務好每一個客戶,您的每一個需求都是我們努力的方向。做百度百科,就找全網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