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工程”第七次專業(yè)成長論壇總結
? ? ? ? ? 9月26日至27日,我參加了第七次“三名”人選專業(yè)成長論壇。我深知這次論壇是三名人十年奮斗歷程的回顧,也是三名人展望美好未來的期許。在此,聆聽了即墨28中李志剛校長《和諧互助·助干部成長》、黨朝榮老師《學校教育要強化國家意志》的報告;細心聽取了身邊七位優(yōu)秀三名人的發(fā)言;陳主任的總結情真意切,歷歷在目……這精細、精彩、精致的背后又將帶給我怎樣的思考呢?
一、凡事,規(guī)劃在先
? ? ? ? 我們常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閑時無計劃,忙時多費力”。這充分說明凡事需要有目標意識,規(guī)劃格局。即墨28中李志剛校長曾談到學校的建筑文化,把新建的即墨二十八中分為4區(qū),6樓,18苑,每座教學樓有28個班,28棵棕櫚樹種植的布局,可以說即墨二十八中所有的設計彰顯智慧,所有的命名蘊含文化;感動二八教師和學生頒獎的超凡影響力,每一屆開學典禮、畢業(yè)典禮的強大震撼力……這一切的一切很大程度上源于李志剛校長和他的團隊始終懷揣學校的規(guī)劃愿景,并為之努力奮斗,才有了這所名?,F(xiàn)有的大格局和大作為。再看我們身邊的陳主任,為這次論壇地成功舉辦籌備周密,事無巨細。大到論壇內容,邀請的嘉賓,領導的致辭,宣傳片的制作,小到課件的播放,后勤服務、錄像攝影等他都一一考慮,為此項工作地順利開展陳主任制定了33項具體事務的明細表,并逐一調度落實。正是由于他有運籌帷幄之中的格局,無數(shù)三名人背后的默默付出,才有了這場決勝千里之外的營養(yǎng)大餐……反觀自己,很多時候都在所謂的“忙”與“亂”中蹉跎歲月。深知讀書有用卻因規(guī)劃欠缺,很多書籍束之高閣;深知課堂達標卻因煩亂瑣事,導致很多孩子目光呆滯;深知家庭和睦卻因意氣用事,以至于和孩子的關系漸行漸遠……我想:作為教育者,我們就應主動學習,長久規(guī)劃、沉浸其中。我們需要圍繞教育這個原點,擴大視野,厚植學識,知行合一,道術并修,如果你足夠熱愛,歲月終究給予豐厚回饋。
二、凡事,持行必至
? ? ? ?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目標雖遠,持行必至。還記得李志剛校長談到自己敗走麥城的章節(jié):在即墨第一實驗學校擔任校長的他,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六年時間,學校從沒有學生到招生火爆,從接連倒數(shù)到一路領先,就在自己春風得意之時,一紙調令讓他和這個曾經(jīng)拼下全部的學校沒有一絲瓜葛,他委屈,絕望、甚至不從,一夜的輾轉難眠讓他自己想明白,路需要繼續(xù)走下去!試想:如果李校長不堅持走下去,何談即墨二十八中的輝煌,何談李校長個人的專業(yè)發(fā)展?我們身邊,很多教育人也是知行合一,帶著問題學習,用學習來破解難題的。水落坡中心小學張付亭校長帶領老師們一如既往地讀書、打卡、分享、交流,持之以恒,拔節(jié)成長;縣教科研中心黃春燕主任長期致力于課題的研究,給我們分享了《課題研究成就卓越教師》專題報告,破解了課題研究者長期棘手的難題,為廣大教師開展課題研究提供了專業(yè)的引領與具體的指導;劉明老師堅持聽課、宋立芹老師持續(xù)專業(yè)引領,文玉燕老師對新聞稿件的正確定位,王珊老師對行文格式了然于心,婷婷老師對信息技術滿腔熱愛,我想這源于他們對知識的渴求,對行動的堅持。眼前的我們更需要相信、仰望、敬畏神圣,不計較眼前,不汲汲于結果,遵從著內心的力量,堅定走下去,但行小事,莫問行程!
三、凡事,反思提升
? ? ? ? 孔子說:“吾日三省吾身。”偉大文學家巴爾扎克曾說,反躬自省和沉思默想只會充實我們的頭腦。9月16日,在我校的常規(guī)月聽評課活動中,任教二年級的我上了教學生部首查字典這樣的一節(jié)課。說實話,有新老師聽課自己還是認真準備了一番??偢杏X由兒歌導入,聯(lián)系音序查字法,過渡到部首查字法,以學生不認識的“狐”為例,四步法教會孩子部首查字法,再以習題的形式加以訓練,最后回歸兒歌,提醒孩子們學會了這一工具的使用,可以讀更多的書,識更多的字。想象很美好,現(xiàn)實也很骨感。實際課堂上因沒有充分了解學情,整節(jié)課孩子們學習興趣濃厚,但真正掌握的不多。上課過程中教師更不能憑想當然。比如“紫”色的“紫”,下面的部首是六畫,我信口說成了7畫,導致第二排的同學查找這個字陷入誤區(qū)。整堂課一定要給學生留有一定學習思考的時間。重新審視自己的課堂,很多時候重視教、忽視學;講授多,對話少;注重課堂授課,忽視日常對話;注重知識落實,忽視學生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的培養(yǎng)和指導;反觀我們平時的聽評課活動,贊同和支持的居多,學習中的質疑和批評很少,引發(fā)大家思考和交流的話題隨時熄滅。我想:學習過程中只有辯論對話才能靠近真知,只有吸納多元觀點才能趨向理性。所謂的像我一樣的年輕老教師更需要沉淀與學習,不斷追問,不斷學習,躬身實踐,持續(xù)成長。
? ? ? ? “師德與師能兼修,生命與使命同行?!蔽覒c幸我還是三名人,這更促使我不斷追問自己:“三名”給予了我什么?它不是吸引“教室里失敗者”聚攏起來相互取暖、自我安慰的“小火爐”,不是寄希望以攀附教育名人為目的的“名利場”,他指明了方向,但需要你去攀登;他指向了專業(yè)發(fā)展,但需要你去認同;他朝向卓越,但需要你去踐行;他改變課堂,但慢慢你會發(fā)覺,其實他影響了你的人生走向......”
? ? ? ? 執(zhí)守初心,開啟未來,若熱愛一如既往,可抵歲月無限漫長……
? ? ? ? “蘭生幽谷,不為莫服而不芳;舟行江海,不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義,不為莫知而止休。”每一個三名人都應無需光源,自帶光芒!“三名”,最美的遇見,成就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