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上班路上,聽俊紅說九年級二班學生郗夢雨查出來患了再生障礙性貧血,學校要于今天舉行全校師生捐款儀式。
出去學習了三天,不知道這三天時間里竟發生了如此大的事情。
我沒有林黛玉之才,卻有林黛玉之身。聽到不相關之人有病尚且感慨一番,遑論自己身邊熟悉之人。
湊巧今天要學的是自讀課文《散文二篇》,兩篇散文分別是《永久的生命》《我為什么活著》。
我們向來對所擁有的東西視而不見,比如時間,比如生命。有些老人的時間用來茍且,有些成人的時間用來放縱,有些青年的時間用來頹廢,還有一些學生的時間用來揮霍。
而這所有的時間,就組成了生命。
我們總在發現時間對于我們已所剩無幾時,才明白時間的珍貴,才開始珍視生命。而之前,卻很少思考生命的意義,很少思考自己為什么而活著,也難以理解生命的短暫與不朽。
今天,因著郗夢雨之事,我希望孩子們從這兩篇文字中能讀到觸動自己心靈的東西。
我說,關于生命,我們真該用心思考一下。今天,我們要給郗夢雨捐款,當你想到她,再想想自己,你有什么感受?你有沒有想到生命是如此的珍貴?你有沒有想到自己擁有是多么的幸福?你有沒有想到自己是如此的幸運?這兩篇文字是自讀課文,我不再多說,咱們靜下心來,靜靜地,靜靜地,靜靜地讀讀文字。文中總有那么一句話會觸動你的心靈,那么,你就把它劃下來,然后,可以一兩句,三五句,也可以長篇大論把自己的感受寫到一邊。
我輕輕地慢慢地說完后,孩子們即開始讀書了。
平時周一的第一節課向來難上。周六日玩了兩天,周一人到學校了心卻還在校外。而今天,整個學校的話題就是生命,他們要學的文字還是生命。所以,他們難免不受到感染,此時此刻當下,他們靜靜地靜靜地讀,靜靜地靜靜地思考。平時最不學習的孩子,即時不想讀書,也靜靜地、靜靜的。
以前也有過這樣靜靜的課堂,可那是懼怕于班級的制度與班主任的威嚴,而今天,這樣的安靜是源于對生命的思考與敬畏。
我今天什么都沒講,只在教室里輕輕地走,靜靜地看他們靜靜地讀書批注。看到平時很少做筆記的學生,竟然也在書上勾勾畫畫了。
看時間差不多,讓他們分享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批注。他們竟然多多少少,深深淺淺地有了自己的認識,有了自己的感悟。
他們回答問題時,很嚴肅,很嚴肅。
我不知道他們從這兩篇文字中明白了多少,但是,只要有一句話能觸動他們的靈魂,這堂課,就不白過。
他們對于生命的認識,也將比往日要更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