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十一點,小男人問我,再過幾分鐘就是我的節日了,你要怎么給我慶祝?
什么節日,我???
他提示我,不是已經11點了嗎?
哦哦,原來是光棍節啊,我沒想到幼小的心靈也被這個節日深深傷害了……
都怪那些甜蜜的情侶太愛曬狗糧,搞得單身狗壓力暴增,連青少年都不能幸免了;還要怪劈腿的新聞那么多,讓大家在追求愛情這件事上總是遲疑彷徨,整個社會都籠罩在一種“結婚、戀愛好難啊”的極度恐慌狀態之下。
作為一個有良知的心理科普作者,我必須要把真相揭開:戀愛、結婚哪有那么難?只要拿出高考一半的力氣就足夠了!
01 不考過幾百次試,你就敢去高考嗎?
準備高考,通常花多少時間呢?
基本上從小學就開始上路了吧?一年級就有考試,這是高考的雛形啊,至少能讓我們明白“考試”是什么意思;隨著不斷的大考小考,你又能明白一件事:
只有平時全力以赴,高考才可能云淡風輕。
而且就算你全力以赴了,真正走進高考考場的時候,還是有可能會嚇哆嗦。畢竟高考太重要,對我們一生影響深遠。
可是,難道戀愛婚姻就不重要嗎?以一個中年婦女的視角回頭再看,這真比高考重要多了。
高考不怎么樣的人,比如說馬云,照樣可以用雙十一讓光棍們不但身邊沒人,錢也沒了;可要是沒好老婆支持,他能有今天嗎?
三年模擬,五年高考,沒經過個成百上千次考試,誰都不敢跑去裸考;可到了更重要的戀愛問題,好多人還沒開始努力呢就“隨緣”了,可以說是非常任性了。
對戀愛、婚姻最錯誤的認知,某過于“干等、裸考、隨緣式”的心理。
老師不是常說要有個“錯題本”嗎,記下你常犯的錯誤然后徹底消滅它,這比盲目做新題更容易提分。
有錯沒關系,在經驗中學習就更好;但根本沒好好談過幾次戀愛的人就敢直奔結婚主題,這是把坑都留在真正的考場里了,你說有多可怕?
灰姑娘的故事只限于童話,哪一個被人羨慕的婚姻不是身經百戰來的,要想脫單,就必須多實踐。
關鍵是,從哪兒開始好呢,總不能逮誰和誰練吧?
02 怦然心動:從誤解開始,從了解繼續?
我在微課《讀心術——成為被愛的人》講過,促進美好關系,要從了解別人、了解自己開始。
戀愛中的陰差陽錯、種種折磨,常常來自于我們對別人和對自己的誤解。
推薦大家看一部很好的電影《怦然心動》,電影里的男女主人公,都是和小男人一樣的年紀,懵懂,情竇初開。
故事從誤解中開始。小女孩對新搬來的鄰居小帥哥一見鐘情,因為他有一雙極其動人的大眼睛。她毫不掩飾對他的好感,并且誤以為他也喜歡自己。
其實,從見第一面起,小男孩就不喜歡這個女孩。他的父親也認為自己家是“城里人”,很討厭鄉土氣息的女孩一家,常常說些刻薄的話。這也讓小男孩更討厭這個“過于熱情、土里土氣”的女孩。
你以為的熱情,人家卻覺得是糾纏。
小女孩被蒙在鼓里,沉浸在愛情夢中,每天把親手養的雞下的蛋端給男孩,卻因為男孩爸爸在餐桌上隨意說的一句話,“養雞好臟,會不會有細菌啊”,男孩就每次都把雞蛋直接扔到垃圾桶。
小女孩無意中發現真相時很震驚,但她還是不能確定,自己這么喜歡的可愛男孩,真會這么混嗎?
她開始認真回想、琢磨男孩的行為,想搞明白他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直到有一件上了當地報紙的新聞發生,女孩才徹底醒悟了。
新聞的主題就是這個女孩英勇地保護一棵大樹。那是她最喜歡的大樹,她從小就喜歡爬上去看風景,坐在那棵樹上,她感到特別心安。
可是有一天,來了一大群人想要砍掉這棵樹。為了捍衛心愛的大樹,小女孩爬了上去,準備待在上面誓死保衛它。
正在這時,男孩也來了,大樹下面剛好就是校車站,他準備去上學。
女孩滿懷期待地大聲呼喚心愛的男孩,請他留下來一起捍衛大樹,可男孩只遲疑了一秒鐘,看了她一眼,就轉身上了校車。
就在那一刻,女孩全明白了:男孩的心里根本沒有她。
如果一個人在乎你,絕不會在你最需要TA的時刻狠心地離開,留下你一個人孤單無助。
女孩決定放棄,但奇怪的是,男孩并沒感到解脫,反而開始不自在了。
過去覺得是糾纏,現在失去了卻又這么失落,這是什么情況呢?
男孩終于也開始琢磨了,他真的討厭這個“土里土氣”的姑娘嗎,他喜歡的難道是那個符合大眾審美的“校花”嗎?
你的內心到底要什么,只有剝離掉世俗的眼光、他人的價值觀(也包括你父母的),真正靜下來,才能聽得到。
03 愛是我了解你,想為你做一件特別的事
男孩換了另一種眼光,結果他發現,一切都不一樣了。
現在他的眼中,這個女孩獨立、勤勞、善良、喜歡研究,比如說她養雞,分擔家務。
雞蛋其實很受鄰居大媽們的青睞,可以賣不少錢呢,但她總是第一時間想著送給他吃。
他很想和她聊聊天,那一定會很開心;而那個開口閉口只會談論名牌的校花,再有一張完美的臉,他也不耐煩待在她的旁邊了。
于是,他終于忍不住了,從校花的桌前離開,沖上去把正在和另外一個男孩聊天的女孩拉走,并且,沖動地吻了她;
但是女孩不愿意就這樣接受曾經傷害過她的男孩,她躲進了房間,不接電話。男孩急壞了。
如果是你,這個時候會怎么辦呢?
留一個關子,自己去電影里找答案吧!真心愛一個人,就會想努力了解TA,找到那把打開TA心門的鑰匙。
從浪費到珍惜,從誤解到了解,從貪心到篤定,認準了就用心去愛,無論成功還是失敗,都是了解自己、了解他人最寶貴的體驗。
04 大浪淘金:找到那個有感覺的人
“英國那些事兒”公號里發過一篇有關主動表白的文章,“都說女追男隔層紗,一幫國外妹子試了試”。
結果如何呢?有不少人,被非常生硬地拒絕了。
這種表白,快刀斬爛麻,的確省了不少麻煩,不用猜來猜去了;但如果一點不了解對方就瞎表白,毫無準備就“裸考”,其實不過就是一種占便宜心理:萬一瞎貓碰上死耗子了呢?
那就失敗了也活該唄!
你與所愛的人之間隔的那層紗,無非就是了解別人、了解自己的元認知。
上中學的時候,隔壁班有個男神,被其貌不揚的女孩拿下了。而且這種情況好像還很普遍,別的班也有,好多人(也包括我哈)都很懵,憑什么呀?
現在想,這個答案簡直太明顯了。了解對方要什么,自己要什么,才能有的放矢。這樣的女孩,連顏值都不重要,有元認知就足夠了~
女同學普遍比男同學早熟,趁著潛力股男神們還沒徹底醒悟的時候下手,最省力氣~
命運永遠掌握在主動的人手里,不過出擊之前你至少要做兩點準備。
首先要評估一下自己的級別。
沒經歷過“模考”的初級選手,盡量不要挑戰高難度考試,省得你好不容易入眼的不是一個級別,人家不帶你玩呢你又很傷心。
其實平和、真誠一點,多給些機會日久生情,肯定能發現更多“普通人”的可愛之處。
一定要挑戰高難度也沒關系,畢竟男神女神誰都喜歡,只要心態好就行。
以前我有個高段位的男同事,就是那種看起來沒什么了不起但能追到女神的,有人問他是不是想追誰就能追到?
他說那怎么可能,就算是神也總有人不喜歡你這款的吧?我只是遇到喜歡的就去追、被拒絕了就算了而已。
經驗多了,成功率自然就高了。
你看,心態很重要。失敗不可怕,還能幫你建立元認知。只要能挺過冬天,春天還會遠嗎?
其次,在了解自己的基礎上適當琢磨對手。
大概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樣的,完全沒可能的是什么樣的,然后就開始大撒網,制造各種機會多認識異性吧。
比如喜歡開朗活潑型的男生,那就參加運動或者戶外的社團,總比讀書會更合適吧?
不過也不必拘泥于此,因為認識他人難,認知自己就更難,你開始對自己和他人的認知,可能都是錯的,需要在交往過程中不斷調整。
你愛上別人,別人也正好愛你,你想想這是多么難得的事,如果只認識三兩個人,中獎率豈不是要小很多?
茫茫人海中,想找到那個有感覺的人,必須要有大海撈針、大浪淘金的精神。和一生的幸福相比,這點勞累根本不算什么。
千萬別帶著“最對的人只有一個”的錯誤執念空等死守,恨不得還沒開始呢就已經結束了;至于能不能結婚更是需要水到渠成的事。
反正我認識的真想結婚的人都結成了,包括那些顯得比較困難的四十多歲的離異婦女,六十多歲的喪偶老人。
因為他們都會腳踏實地,為實現目標而努力。
而那些明明條件不錯還堅持不結的人,不管嘴上如何說想脫單,骨子里其實都不是真想,不肯或不愿為脫單做出任何實質性的努力,比如多認識和了解別人,改變不合理的要求,真心相信有愛情、婚姻這回事等等。
不能脫單,可能就因為還不夠想脫單。
當然我不是說單身就不好,鼓勵大家都去湊合,只是說如果你真想脫單的話,就要擺脫那些狹隘固化的認知,找到解決的辦法。
有了正確的認知,技能什么的都是小問題,以后可以慢慢講~
有一次聊天,我姐說她上中學的時候就能很輕易看出誰對她有意思,誰完全沒興趣,所以她從來不在沒可能的感情中浪費時間。
哎呀真是人比人氣死人,要是我也能早點有這種洞察力,就不用費那么大力氣去暗戀了!
在元認知這件事上,不得不承認人和人的差距還是挺大的。如果實在太困惑,那就像我一樣學點心理學吧~
·End·
作者 | 八段錦,簡書心理2017上半年推薦作者,教育心理學碩士。
出版兩本心理專著,從建筑師到專欄作者+講師,一直在努力讓心理科普真實、有效、明白,所有人都能輕松學懂心理,自我成長。
轉載需授權,如果覺得有用就點個贊鼓勵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