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入睡于一老屋中,初進屋內被眼前的陳設和所有陳舊家具所觸動,都是我青睞的感覺,暗暗透著厚重的歲月痕跡。
在莊重和嚴肅的氣息下卻有濃烈的家的味道。
許多年前用牛皮包裹的衣柜和箱子上透露著油膩的光澤。
客廳正中央放置著整個屋子里用來取暖的大爐子。爐上黑亮黑亮的,是主人家用牛油多年反復擦拭的結果。
而在藏區有天然的“燃料”作為眾多傳統特色大爐子的“飼料”,燃燒后的煙霧幾乎對環境和空氣沒有影響。據科學研究表明:牛糞煙對人眼有很好的醫學治療作用,能有效防止眼睛近視等疾病的發生。這也不難發現其中的奧妙,因為滿山遍野撒歡的牛兒會有很多奇花異草的意外收獲,然后再進入天然的加工廠體內反復提煉,最后煉制成神奇的牛糞。然而牛糞的成本也就只有晾、曬、撿、堆過程中人類的體力付出。
屋子窗戶的木格大小不一,但也不是很大,唯有中間的兩塊是豎著的長方形形狀,能通過褪色了的純木把手對著打開。拉開時伴著“茲—拉—”的木頭相互摩擦的聲音,極富陳年歲月中的記憶回蕩。
而窗戶左側貼著隔墻安置著一張年歲已久的木床,從床頭一直衍生到窗戶下的墻邊。
老屋作于西北,面朝東南。恰好在第一季度時,夜幕降臨月亮會從東邊山坡上爬來,將月光透過窗戶斜照在床榻上。這番情景絕對能有臥床榻對月當歌,人生幾何的性情泛濫。
睡前早早有人將我的被窩打開安置好了,電熱毯的溫度透過柔軟的毛毯子溫暖著身體。火爐中的一縷縷火焰光穿過爐蓋子的細小縫隙將屋內暗暗點亮。但是窗外十七的月光更加明亮,能描摹出屋中的桌面、柜子面和青磚上的細微溝痕和暗坑。
睡下后鐘表的滴答聲響了許久,聽著呼吸聲卻絲毫沒有睡意,思緒復雜混亂沒有明確的目標。
有時能短暫回想起自己在孩童時,在爺爺家老房子中感受過的那段銘心的氣息,和這間屋子里有幾分相似也有不相似處。但這是一種熟悉的,讓人自然的安靜和溫暖。
爐火燃燒過后就會有牛糞煙飄出,雖然多數會沿著煙囪冒向夜空,但也不乏些許“逃竄”了的,又穿過爐蓋子飄在安靜的空氣中,在木格里投來的月光下形成別致的繚繞的感覺。老屋就是老屋,所有的氣息連同牛糞煙,都會自覺還原許多年前的一幕幕褪色記憶。復古的味道、陳年的顏色和舊時光仿佛就在眼前。
還有那些曾在舊時光里辛勤生活的老一輩人,他們的性情是這一代花朵們無法理解的,也無法明白。在崢嶸歲月中的堅強呼吸聲是不動聲色的,無需讓人看到和明白。家中的所有陳設和器件都很憨厚老實,沉甸甸的桌子椅子…從來都會選擇實木的,不管口袋中票子有多少,也毫不猶豫會選擇真實的東西。然后日復一日地擦拭和修繕從來都不會偷懶或厭煩,更不會遺棄,一用就是數十年。
所以為什么在那年代里一切雖很慢但卻永恒,因為老一輩人認老理。真實中不免謙遜,努力中不失踏實。牽牽手就是一輩子,認準的不撞南墻不回頭,鐘表一轉也就是一代人的歲月度量。簡單平凡背后卻令我肅然起敬。
時代在遷移,快速的令人喘粗氣。新生事物迭代不休,于縱觀全球的經濟大局而言甚好,于接地實干的平頭百姓而言也甚好。因為腳步總要越走越快,無論上至達官貴族下至勤勞百姓皆一樣。
但是在被快進了的背后衍生的一些些問題,總讓我們深思。
有時有些時刻我們是否盲目跟進太快?
有時我們是否追求過于激進?
有時我們是否忘記初衷許久?
有時我們是否躲在方塊屏幕背后脫離現實?
有時我們甚至忘記自己從哪里來?將要去往那里?
有時我們是否將言語轉為鍵盤忘記說話許久?
有時我們是否早已忘記在老屋里簡單快樂的歲月和老一輩人留下的美好東西?
有時我們是否……?
? ? ? 于2020.3.11日,有幸在數十年后再次回到老屋中,性情在頃刻間一瀉千里。綜上所思、所述、所想皆源自內心真實感受。激動難免,開心難免,難受也難免。但時光荏苒,需大方接受也需大方給予。愿有同感者與筆者廝共泣淚兩行。
? ? ? 起立致敬老屋!致敬歲月!致敬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