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來說
我不知道愛是什么
第一次聽到艾怡良的《我不知道愛是什么》時,首先是被她略帶低沉而沙啞的聲線吸引住了,這是一個一聽就能讓人記住并喜歡的聲音。我戴上耳機單曲循環,走在路燈剛剛亮起的街道,隨著歌聲陷入思考。
愛是什么?這個問題應該沒有人能給出準確的回答,因為愛是那么私人而獨特的體驗,無法用具體明確的言語來表達。在這個浮躁不安的時代,墜入愛河的輕年男女們,常常因為缺乏安全感而患得患失,需要反復問對方:“你真的愛我么?有多愛呢?”可實際上,不管對方給出什么樣的答復,問的一方總還是覺得不夠不安。
愛不愛你多愛你
諸如此類的這些話
我都不知道是什么
所以不要與我交談
不要揣測過頭
如果這些都模糊了你的基本認知
如果對你來說不夠雋永
那么歡迎來到我的腦中
這里對愛沒有解釋
只有一些細微的撩動
如果真的可以讓你進入我的腦海,以我的視角看看我的記憶相冊里每一個與你有關的畫面,你是不是可以從那一個個細微的不同里,明白我的愛。
例如我直視你的眼神與她不同
我走過你身邊的角度與她不同
我開口跟你說話的時機與她不同
我用的詞匯艱澀
與她不同
曾經外國有一組心理學專業人員做了一個關于“愛是什么”的調查,被提問的對象是多個四到八歲的孩子。孩子們的答案聽起來天真爛漫,充滿稚氣,卻出乎意料地極富廣度和深度。其中我最喜歡四歲的Billy的回答:“當有人愛上你,他說出你名字的方式是不一樣的,你就知道你的名字在他嘴里說出來感覺棒極了。”還有七歲的Chris的回答:“愛就是媽咪看到爹地一身臭汗的樣子,卻仍然說他比貝克漢姆還帥!”在小朋友們單純的世界里,他們感知的愛,就是在人山人海中,一個人對另一個的不一樣,答案很簡單卻很深刻。
雖然歌里的“我”是被問的一方,但在生活中,我們有時候是歌中的我,有時候是歌中的你。可無論是哪一個角色,經常在愛不愛有多愛這些問題間反復糾纏的,大抵都會逐漸疲倦吧。因為這些問題實在有些消耗熱情和氣力,而且答案其實永遠無法通過言語來講明,那些細小的與眾不同比甜言蜜語更能表明我對你的愛。所以少點問,多點用心觀察會是更睿智的做法。自信成熟的人,不需要問對方有多愛,因為他們知道自己足夠吸引對方,值得被珍愛,他們也懂得,用心去感受Ta對待自己的一點一滴,才能真正了解自己在Ta心里的位置。
我是獨一無二的
你懂不懂
三毛說過一句聽起來有點兒任性卻非常真切的話,“如果你給我的,和你給別人的是一樣的,那我就不要了。”我想這句話和這首歌要表達的意思是相同的,我們想要的,是獨一無二,是我對你、你對我的所有不一樣,而這些不一樣,不要互相疑問猜測,需要我們通過時間用心去感受。
我的愛是什么
你得自己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