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巧可愛的外表、易于接受的口感、便攜的沖泡方式、獨特的養生功效,這些標簽讓小青柑成為這個夏天的“茶界網紅”,霸屏朋友圈,隔著屏幕都可以聞到小青柑的清香來。就連在無所不知的“度娘”上,小青柑的百度指數也呈上升的趨勢。
百度指數分析結果
點擊放大看詳細數據
(1)從百度指數的整體趨勢來看,在近30天的數據中,小青柑的百度指數呈上升趨勢,整體搜索指數為1869,移動搜索指數為1372,整體環比上升44%,移動環比上升46%。
點擊放大看詳細數據
(2)從地域分布和人群屬性中不難發現,小青柑的消費主要是在廣東省和北京市、消費的年齡階層以29~39歲的年齡段為主,是個男女通吃的“小妖精”。
點擊放大看詳細數據
(3)從百度的需求圖譜中可以看出,小青柑的功效和需求是用戶搜索需求最高的,而小青柑是什么以及制作和價格,上升速度占前三。
隨著大眾對小青柑的關注度日益提高,年少成名的小青柑,甚至被喜歡它的消費者親切地稱它為“小心肝”,那么這個集萬千寵愛于一生的“小心肝”,究竟從何而來?
“柑”是如何考“普”的?
“小青柑”是小青柑普洱的簡稱,它采用果皮未著色、生理未成熟時純天然的新會柑(通常指農歷立秋至寒露)和云南普洱熟茶為原料,在沒有任何添加劑的情況下,經特殊工藝加工而成。
其實青柑的崛起早在2012年就出現端倪,但是當時傳統的普洱茶市場,經過2007年的“崩盤”之后,傳統市場也開始了普洱茶作為一個全國性知名茶類的發展過程,大眾市場的機遇逐漸開放,因此傳統的普洱茶市場就經歷了2010—2014年6月這樣一個長達四年半的升溫熱潮。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青柑未被抬到市場的最前端,經歷了一段不溫不火的發展歷程。
普洱茶的江湖行情一直在變,經過2014年上半年的熱情與喧鬧,2014年下半年很多品牌,特別是小產區品牌成品價格遭腰斬,銷售收入大幅度下降。于是乎,在傳統形式的基礎上,柑普這種特殊的產品,通過其創新性的品飲口感以及藥用價值的宣傳,開始逐漸進入大眾視野。那么到了2015年,在新會和當地政府的推廣下,柑普茶開始由南方市場逐漸蔓延至由花茶占領的北方市場。直至2016年在廣州茶博會上,一層展位上,至少有三分之一在賣柑普茶,就連二層的經典普洱館中的品牌茶企也開始賣起了柑普茶。
由此,作為柑普茶中的“當家花旦”,小青柑開始一炮而紅。
“漲”聲一片之中的主旋律
隨著行業的發展,小青柑的銷售也是水漲船高。其實在2016年的時候,當時,瀾滄古茶、中茶集團等企業陸續到新會考察市場,并在當地建設了加工基地。可以說,小青柑的誕生既是商業的沖動,也是市場的必然。
企業:潤元昌
“潤元昌”在小青柑的營銷上持續發力,多種風格的包裝設計是潤元昌小青柑的特色之一,一方面是為了避免市場上過度雷同的包裝風格,另一方面是為了滿足不同人群的審美偏好以及不同用途,同時也是潤元昌注重消費細分領域的市場舉措之一。
企業:中茶集團
相比其他強調新會柑皮的廠家,“中茶”在宣傳上更加精準的突出了新會幾個核心產區,比如茶坑村、天馬村等,印證了一句話“細節決定成敗”。
企業:歲月知味
普洱茶品牌“雨林”有普洱茶壹號,如今“歲月知味”在力推易武古韻的同時,也在力推壹號小青柑,看來關于“壹號”這個概念已經是深入人心。
“漲”聲背后 ?爭議不止
小青柑成為爆款的背后有著歷史的必然。俗話說”千年人參,百年陳皮”新會是中國陳皮之鄉,用陳皮煮水泡茶的民間飲法也有一百七十八年的歷史。古書中記載:“陳皮佳品,利氣、化痰、止咳功倍于它藥。”在藥用價值上陳皮理氣、健胃、去燥祛濕、祛痰潤喉,且越陳越好,藥性俞陳俞強。
因而在營銷策略上,一些商家利用陳皮普洱的保健理論套到小青柑上,這樣的套路究竟是合適的嗎?
柑普茶原料中的柑,與陳皮雖然原料本質是一樣的,但是柑皮陳化為陳皮需要一段時間的陳放,所以嚴格來說,原料沒有年份限制的柑普茶,并不等于陳皮普洱茶。
再者小青柑的藥性與陳皮普洱的藥性也有著極大差異,未必人人都適合,青皮藥性較為峻烈,行氣力猛,中醫常用于破氣舒肝、散結消滯,與藥性溫和、常用于理氣的陳皮有所不同。
作為普洱茶的再加工茶,青柑的霸氣難免蓋住茶味,雖然清新的風格為小青柑培養了眾多的潛在客戶,但是對于長期清飲的老茶客而言,小青柑的口感還是一條難以跨越的鴻溝。
小青柑屬于快消品,有一部分資金進入市場,也存在賺快錢,打短線的炒作方式,甚至有部分廠家在5月份就已經投入生產,而7月底八月初才是小青柑的最佳采摘方式,外地柑充當本地柑的方式也屢見不鮮。小青柑市場的亂象依舊存在。
小青柑市場的繁榮之下仍存隱憂,為茶企茶商帶來創收的背后,更應該冷靜思考。作為爆款,小青柑至今還未擁有絕對話語權的品牌,究竟是“適者生存,優勝劣汰”,大品牌留下,小品牌淘汰,還是“曇花一現”如幾年前的金駿眉一樣呢?小青柑將何去何從,值得我們繼續思考和期待。
圖片來源于網絡
撰稿?/ 林 欣
美編/ 余潔云
關注微博:點擊“閱讀原文”,新浪微博:福茶之心
交流QQ群:166543714;166545051;166544703
福茶之心
微信 |fuchazhixin
茶覺先生,食茶交友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