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關于NLP三階學習昨天結束了。這次最大的收獲是這樣一句話:“與自己作對的人是最沒有智慧的人”。
? ? ? ?曾幾何時,我們心力交瘁,碌碌無為卻感覺自己已經累了個半死。坐在沙發(fā)上一整天,也好像不堪重負般的疲憊。讓我們覺察一下,是不是在那個當下,你正在跟自己作對~~
? ? ? ?“內耗”,是我學習NLP之后才接觸的一個詞。所謂接觸是指我大概懂得它描述的是一個什么狀態(tài),當在這個狀態(tài)是什么感受?我們在一個時間段外在身體什么都沒有做,而自己卻異常疲憊時,我邀請你去覺察,你的思維,你的大腦是否在那里“內訌”,一個想法出來,另一個想法否定它。
“我想去學習”“都多大了,還學習!”;
“要不跟她談談”“拉倒吧,她一定還是那個德行”;
“他一定不喜歡我”“就是就是,死了這條心吧。”“可我真的喜歡他啊!”等等等等。
就只是在那里翻來倒去地“想”,結果自己疲憊不堪,而且事情并沒有向好的地方推進。
? ? ? ?再說說“智慧”,每個人認為的智慧都是不一樣的。在這個詞匯里包含了很多很多特質。而我當下認為的“智慧”是一種以有效為導向,過程中靈活(至少有三種以上的解決方法),而結果是對自己的使命或者說“成功快樂”有幫助的。
? ? ? ?那闡述了“作對”、“智慧”關于我本人的意思。我們一起看看“與自己作對是最沒有智慧的”一些行為層面的東西吧!
? ? ? ? “我想去學習”“都多大了,還學習!”兩個聲音同時來自自己。甚至前兩天接觸一個小妹妹,她說在她自己的認為里,她最少有四個不同立場不同意見的聲音,照著她自己的話都可以開一桌麻將了!當我們有了一個念頭或者說了一句話,做了一件事等等。馬上自己就出來一個否定的,能量向下拉扯的念頭。這時的我們并沒有產生舒服的感受,反倒是有自責、愧疚、遺憾、埋怨自己的情緒產生,在這種狀態(tài)里,試問我們還可以做出更好的選擇或者行為嗎?回答是肯定的---“在負面情緒里的人很難做出有效的決策”。
? ? ? ?這個狀態(tài)一定是你想要的嗎?我們的覺察和自我否定,原來的初心是不是想讓我們更好呢?在這樣的一個過程中,我們做些什么可以讓它向著我們要的方向去推進呢?
? ? ? ?“每一個當下,你一定做了自己認為的最好!”這句話一開始是我的一個同修最有感悟的,于是看著她的成長,我也開始慢慢地悟。通過我自己近來的狀態(tài)呈現(xiàn),我發(fā)現(xiàn),我的“自責”、“后悔”等跟自己作對的情緒少了很多。更多的覺察是當我為前面發(fā)生的事情有了不盡如人意的覺察時,我更愿意去想想“我還能做些什么讓這個結果更好,更有效?”
? ? ? ?這一段時間的修煉,一直無法有個“一針見血,擲地有聲”的總結,直到聽見張翔老師說的這句“與自己作對的人是怎沒有智慧的人”。我完成了內在的一個整合。是的,當我們想要成為智慧的人,過上自己成功快樂的人生,我們就要越早拿掉那些阻礙。讓我們一起修煉找到自己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