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姐結婚了,收到她的結婚邀請時我非常的驚訝,那個前不久說要單到30歲的小姐姐竟然這么快就把自己嫁出去了,我問她怎么這么突然,她回我,家里催的緊,對方是熟人的兒子,知根知底,沒考慮那么多就嫁了唄。我問她你喜歡他嗎?過了很久,她回復我,我都26了,沒什么喜歡不喜歡的,合適就好。
“合適就好”,不知為何,看到這四個字時我的內心涌過一陣悲傷。我想起《圍城》里的那句話:“結婚無需太偉大的愛情,彼此不討厭已經夠結婚資本了。”
20歲,你喜歡那個會彈吉他的男孩,他有著高高的鼻梁,干凈的笑容,一米八八的身高總是讓你魂牽夢縈。你動用各種資源打探他的消息,你對他的愛好了如指掌,知道他喜歡吃什么,喜歡做什么,甚至連他習慣皺眉頭的小動作都被你盡收眼底。
20歲,你喜歡膚白貌美大長腿,你對那個留著一頭黑長直的姑娘一見鐘情,你讓宿舍哥們幫忙寫情書,也曾在大冬天的早晨站在女生宿舍樓下等很久,只為給她送一份早點。
25歲,你厭倦了大城市的漂泊回到小城考上了一個編制,周圍親戚朋友張羅著給你安排相親,你心里不情愿,可是那些過來人告訴你,25是一個女孩的分水嶺,一過25就走下坡路了,你不是不婚主義,于是被卷入到相親的浪潮中。你見了很多個,可沒有一個能讓你動心,父母急了,問你到底要找什么樣的,其實你也說不清,但就是沒感覺。
25歲,你是北漂,母親每次打電話都問你談女朋友沒,你總是回避這個話題,北漂太難了,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未來打拼,哪有時間談戀愛。于是過年回家從走親戚變成了相親會,你像趕場子一樣見了十幾個姑娘,你甚至都記不清那些姑娘長什么樣。
26歲,你準備結婚了,坐在你對面的那個男的略低,微胖,戴著一副眼鏡,你們商量著結婚的事宜。對于他,你說不上喜歡,也說不上討厭,周圍人都說你們很般配,他對你也很好,百依百順。你不斷的攪動面前的卡布奇諾,黑色的咖啡變成漩渦,你突然很想跳進漩渦里,逃離身邊的一切。
26歲,你要和那個沒見過幾次面的姑娘結婚了,她長得不漂亮也沒有大長腿,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屬于賢妻良母型的,她不愛說話喜歡看書,是一個安靜的姑娘,正合你意。
亦舒在《獨身女人》中寫到:“我也想清楚了,婚姻根本就是那么一回事,再戀愛得轟動,三五年之后,也就煙消云散,下班后大家扭開電視一齊看長篇連續劇,人生是這樣的。”
的確,再美好的婚姻也離不開柴米油鹽醬醋茶,鍋碗瓢盆交響曲,孩子總得要人去照顧,家務也總要有人去承擔。我見過很多因為生活而妥協的情侶,許多人想要轟轟烈烈的愛情,最終卻不得不因為各種現實的因素選擇那個更適合過日子的人。
不要去評判任何人的選擇,她嫁給年齡,他娶了生活,誰也沒有錯。
這兩天朋友圈被一篇文章刷了屏,文章的題目叫《26歲,你看著身邊的人都結了婚》,有的人說這又是一篇毒雞湯,有的人說文章處處扎心,那些濕了眼眶的人,一定是在字里行間中看到了自己的身影吧。
上高中的時候,我有一位英語老師,40歲左右,長得高大帥氣,有一天他給我們上課談到了婚姻這個話題,他說:
“相信我,以后你們結婚了,會有無數個時刻想要掐死對方,特別是每天早晨當你醒來看到睡在身邊的那個人油頭垢面,邋里邋遢的時候,你恨不得和對方打一架。但是,即使這樣,你還是愿意和ta走下去,這就是婚姻。”
老師說的時候我們都笑了,十七八歲的年紀哪懂什么是婚姻,我們只當段子去聽不以為意,如今回想起來,老師的話充滿了人間煙火。
26歲,你可以嫁給年齡,娶了生活,無論是誰與你交換婚戒,無論是誰夜晚與你共枕眠,既然那是你的選擇,都請珍惜那個人。我從來不相信人有下輩子這一說法,所以這輩子遇見了,那就好好在一起吧。
紅塵清淺,每一段遇見都應該是謝謝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