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飛速變化的世界里,我們的腳步也總是匆匆向前,很少有時間停下來,回頭看看自己走過的路,而年底永遠都是最好的總結時間。堅持讀書,算是2017最值得驕傲的一件事兒了。
蔡康永說過一段話:“1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后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
讀書便是如此,書到用時方恨少!別人能夠用不同的文字來表達自己的感情,而你只會“藍瘦”“香菇”和“呵呵呵”,是多么尷尬。“會說話”一直是我的bug,除去情商低之外,組織語言的能力也不夠高。所以從2016 開始,計劃發奮圖強, 多多讀書,提升語言。在2016,卻實比之前讀的書稍多幾本,基本上一個月一本的節奏,全年13本書。可是,很遺憾,遇到了所有開始讀書人的問題,沒有多少存入腦中,遺忘,且快速的遺忘。
2017 正在迷茫時期,很幸運加入這個高質量的讀書群小團體---閱益,也得益與Eric的讀書想法之一-----輸出。今年的讀書稍稍自己找到點感覺,與大家分享。
問題一:這本書講的是什么?我真的讀過這本書么?
破解法:
1. 只要讀書,必有反思,必有總結輸出-------寫讀書筆記。
寫讀書筆記,當時是對你所讀之書的一個總結,在一段時間之后,就是整書的回憶錄。在寫讀書總結的過程中,更是對自己邏輯思維的一個整理過程,所以說讀書是在訓練思維。
舉個簡單的例子,你今年具體讀的是哪幾本?看看書架,看著都像,都是去年買的啊。但是,翻看讀書筆記時,不僅能看到具體讀過哪些書,甚至到某些章節的內容都會是一次再現。而且讀讀那是自己讀書的感想,和現在有可能會不同,也是一種樂趣。
2. 最好的輸入就是及時輸出——講出來
相信學生時代的你,一定會經歷過語文老師讓大家摘抄好詞好句,并且記憶。這樣寫作文時才會有素材,有的可說。可是,沒有了老師的督促,寫作文考試的壓力,我們讀過的書,怎么輸出呢?其實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與他人分享。而且在分享的過程中,不就是你記憶的過程么?而且還可以增加你和朋友之間的話題,有深度的碰撞。
問題二:讀書的數量,越多越好么?
我個人是根本不敢和一年讀百十來本的大神相比的,也許是因為自己讀書少吧,速度還真快不起來。2017年初沒有給自己設置書單,但是數量計劃一年讀15本,(想著怎么不得比2016 稍微多點)可2017年尾,總結一也下才7本,數量上確實有點少,其中是大部分原因是因為自己懶惰,所以也是有一點遺憾。但是是否本數越多越好,按照今年個人的經驗,重點在于吸收和消化,尤其是運用。放在古代,讀書貌似是文人的事兒,但是現在,讀書是技能,掌握技能永遠比和人吹牛逼來得有意義的多。
問題三:選擇什么書?
這要看你讀書的目的了,如果是休閑讀書,看看小說,放松心情。如果是應對學習,工作,必須是專業書籍啊,而且要死磕到底。對于我來說,讀書只想讓自己了解的更多,不管是什么。所以剛開始選書時,不看文體,不看作者,只看封皮和書店排行熱銷榜。
讀了一點點書,當不了評論家,可是卻更了解自己想要些什么。
純粹 想放松,可以做個無意義的閱讀,看個小說,真是不錯的選擇,感受人物情節。如果是只想感受文字的優美,讀讀散文就很好,不僅能看到不同作者的生活經歷,還能學習作者描述事物的用詞和寫作手法。如果是想在自己專業上有所長進,專業書籍必不可少,還得死磕到底。如果是想在某一方面作深入了解,做主題閱讀就是很好的選擇。話說,2018,計劃做個時間管理的主題閱讀。
問題四:就是靜不下心來看書,怎么破?
今年看書的惰性較去年可是大了很多,就是靜不下新來看,有時也會交一些無意義的筆記。后來,從網上看到一個“橘子閱讀法”,在閱讀文章時,固定注意力的理想位置是后腦勺的上方。而“橘子集中法”就是將注意力固定在理想的位置上,使身體和頭部都能在瞬時之間形成“精神集中的放松狀態”。目前練的不熟,計劃持續。所以也分享給大家。
剛開始,你需要刻意的去想這個橘子在你的后腦勺上,經過一段訓練后,你就會下意識的集中在這個位置了。當然,如果你不喜歡橘子,也可以隨便找一個你喜歡的東西,比如想象你帶個帽子,帽子上站個小鳥,你一邊感受帽子的重量,集中去想那只小鳥,只要把注意力固定在后腦勺就可以了。 閱讀中不需要一直注意這個橘子,固定注意力后,即使忘記橘子也沒有問題。如果你忘記了他,說明你更專心了。 通過橘子集中法,可以將注意力固定在理想的位置上,使身體和大腦在瞬間達到精神集中的放松狀態,這時的你能夠將與生俱來的能力發揮到最大限度。
今年讀過的書
3月? ? ? 我只是不想和大多數人一樣? ? ? ?
? ? ? ? ? ? 年輕人的想法,讀起來輕松
4月?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5月? ? ? 如何閱讀一本書
6月? ? ? 秘密? ? ? ? ? ? ? ? 講述吸引力法則
6月---7月? ? ? The Element of Teaching? ? 學些單詞,教師基本素養? ?
8月偷懶了,也沒參加讀書群,唉,我就是沒有督促,不成活啊
9月? ? 自在獨行(未完)? ? ? ? 男士和女士的觀點角度不同,生活環境和年代不同,作者用詞生動。
10月? ? 三體(第一本)? ? ? ? ? 作者腦洞大,知識廣
11月? ? ? 恰到好處的幸福? ? ? ? 用詞優雅
12月? ? ? 自在獨行(完)
問題五:必看圖書推薦
《如何閱讀一本書》,對,沒錯就是他。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么!不會讀書?看他!照做!完美讀書指南!沒看英文譯本版,據說比好很多,有機會讀一下。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0距離接觸精神病人,顛覆你對精神病的看法。很多精神病人,從邏輯從思維,比我強得多,甚至有時我會覺得我也有病。
人的大腦是一個記憶的寶庫,人腦經歷過的事物,思考過的問題,體驗過的情感和情緒,練習過的動作,都可以成為人們記憶的內容。2018,讓我們的大腦繼續豐盈,讀書,讓我們一起繼續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