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人的二姨是山西省芮城人,芮城位于中國山西省中條山山麓以南、黃河以北,屬于黃土高原的范圍,黃土高原土層厚,黃河邊晝夜溫差大,因此當地的自然環境非常適宜種植蘋果樹。
1970年左右,國家在當地修筑了大禹渡電灌站,在黃河水的澆灌下,當地的農作物長勢非常的好。大約在上世紀90年代,當地的蘋果還獲得了全國金獎。
二姨家世世代代都是農民,家里種玉米,種蘋果。今年她家產了許多的蘋果,農民最開心的時候應該就是豐收的時候。
二姨是個熱心腸的人,家里種的花椒分文不收,都送給了鄰居。每年都給我家寄1到2箱蘋果,她家的蘋果真的很好吃,紅紅的蘋果握在手里看上去非常的飽滿,吃到嘴里特別的香甜,蘋果汁水很多,能夠嘗到踏踏實實的味道
二姨家里有三畝蘋果樹,蘋果樹都是十幾年的老樹了,年產量一萬斤,切開她家的蘋果,有的還可以看到糖心兒。
二姨每天除了需要做農活以外,還要照顧年近90歲的父親她雖然60幾歲頭發已經白了,但是笑容非常的燦爛,從她的臉上,永遠能夠看到滿滿的生命力。
王炎在《南柯子·山冥云陰重》中寫到“人間辛苦是三農。”二姨和姨夫每天雖然起早貪黑的去干農活,但是一年下來,年收入也就在三萬塊錢左右。有時我在想,像這么勤勞的人收入不應該是這樣子的。尤其想到今年山西水災有很多農民的莊稼地遭了殃。
曾經看到過一個視頻,一個老農民泡在雨水里,搶救著自己家的玉米。可能有人會說還是生命比較重要,就不要管那些玉米了,但是老農民一輩子都生活在那,天天與這些莊稼地和玉米為伴,玉米也許就是他的命。
黃家駒在《農民》中寫到“不看人家一夜蓋起高樓,不問蒼天偏愛誰多。用我一片誠心一雙手,換得平安自在生活。”我曾經也是農民,在我很小的時候,我家也種莊稼,每年秋收的時候,我都會和家里人到大麥場上去篩稻子。小的時候經常在大麥場附近放風箏,和童年的小伙伴在稻草堆成的小屋子里玩的不亦樂乎。
農民每天和莊稼接觸,他們的心也許是最純凈的。現在農業科技發達,可以用很多高科技的手段培育農作物和果樹之類的,但是我覺得就算科技再發達,農作物也需要農民花費非常多的心力和勞力去精心培育。
二姨家的蘋果價格是公道的,一箱能夠裝九斤左右,算上運費也沒有多少錢。現在很多農民都有公眾號或視頻號,但是由于二姨的文化程度可能不高,她想不到這些方式去推銷自己的產品,但是這幾年吃下來,我覺得她家的蘋果確實是不錯,也許看上去不是那么華麗,但就是蘋果的本來味道也足以讓人流連忘返。
如果談到夢想,我希望等我退休的時候可以有一畝田,在里面種點胡蘿卜、土豆等蔬菜自給自足,也種上一棵蘋果樹,日升而作,日落而息,“蘋蘋”安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