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本月19日(周日)120天共修進入中期階段,中期總結如下:
一、感受自己的內心,認真回答以下問題。
1)是我們的選擇相信的信念決定了我們的經驗,還是我們的經驗決定了我們的信念?
換句話說是我們選擇了自己的模式,創造了自己的人生體驗,還是我們過去的經歷創造了我們?
答:我們的經驗決定了我們的信念,我們的信念又決定了我們下來的經驗,循環往復。
是我們的經歷創造了我們,也是我們選擇的模式創造了自己的人生經歷,互相創造。
這個問題就像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是雞生了蛋,還是蛋生了雞?
怎么說都行。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但是有一點我是肯定的,我是一切的根源,我的人生是我的選擇,我是我人生的主人。是我選擇了我的信念,我的模式,然后創造了我的人生體驗。所以,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2)在每個人的成長中,自我負責與他人支持的關系?拯救與支持的區別,依賴與尋求支持的區別?在共修中,"共"與"修"的關系?
答:在每個人的成長中,自我負責才能長成參天大樹,他人支持是在大樹成長過程中,疲憊時,迷茫時,歪斜時,有需要時扶了一把的力量。
拯救是給到自己想給的,是居高臨下的,是強者的姿態,是施舍,是讓被拯救的人覺得自己卑微,沒有力量的。
支持是給到他人想要的,是平等的,或者是處于低位的,謙卑的姿態,是給到被支持的人成長的力量的一種表現。
依賴是消極的,不為自己人生負責,想要他人來負責,來承擔的一種姿態。目的是為了自己享受、舒服。
尋求支持是積極的,是為自己人生負責,在有需要的時候發出呼喚,目的是為了自己生命的成長。
在共修中,共是大家一起在這里,可以相互支持。修是個人往內看,看清自己,接納自己,提升自己,圓滿自己的一個過程。
修是根本,共是助力。
3)我們為什么在這里?是來尋找情感安慰,還是選擇面對自己?是要尋找別人看見自己,還是在彼此照鏡子中自己看見自己?共修的規則要求是限制我們的,還是支持我們去面對自己的?來這里是要讓自己舒服,還是要讓自己成長的?有沒有舒舒服服的成長?
答:為了自己的成長在這里。選擇面對自己,在彼此照鏡子中自己看見自己。
共修的規則有限制,讓人不舒服,也會支持到自己更好的面對自己。
來這里是要讓自己成長的。沒有舒舒服服的成長。在心靈的碰撞中,傷痛中,去體驗,去擁抱,去看到根源,去與自己和解才會有真正的成長。
4)我們說要誠實無情面對自己(擁有、承認、坦白),和說要學會愛自己對自己內在小孩溫柔以待,這兩者是矛盾的嗎?這兩者之間是什么關系?
答:要誠實無情面對自己,和學會愛自己,對自己內在小孩溫柔以待,這兩者并不矛盾。
因為誠實無情面對自己,看到自己的陰影面,去接納她,擁抱她,才是真的愛自己。對自己內在小孩溫柔以待,就是要看到自己不接納的那些部分,誠實無情的面對她,無情才是最深的情。
二、結合本次120天共修前階段的成長變化和收獲做出如實總結
1、這段旅程你付出了什么?收獲了什么?你自己的滿意度是多少?(0~10)
答:這段路程,我付出了自己的時間,自己的心,用心在走。
收獲了內心更多的平和、寧靜、喜悅。對自己的模式運作看得更清楚,對自己的情緒來源看得更清楚,對自己的欲望和需要看得更清楚,對如何愛自己也更加的清楚。
對自己的滿意度9分。
2、臨在和覺察在生活和工作中的頻度怎么樣?你自己能給自己打多少分?(0~10)
答:臨在和覺察在生活和工作中的頻度挺高。給自己打9分。
3、對自己人格模式有哪些覺察?有哪些成長突破?還有哪些困惑?
答:對自己人格模式的覺察:
一是還會向外求認同,求尊重,求認可。
二是情緒還偶爾會被愛人和單位的同事觸發。
成長突破:
會更多把往外的眼光收回,往內看。
會更多的覺察,讓自己回到當下,享受當下的美好。
會更多的接受以前不接受的人和事,心更廣闊包容了。
困惑:
有些我不接受的部分,到底是我的接納度不夠,還是自己的界限不清?
到底怎樣才是跟隨自己內心的聲音?
對負能量的人,是遠離他,不受其影響,還是靠近他,在和他的互動中覺察領悟,成長自己?
人生,到底是來享受生命的美好的?還是體驗生命的痛苦的?
4、在接下來的共修旅程中你打算怎么對待?需要什么樣的支持?
答:我會為自己負起全部的責任。需要的支持是靜靜的陪伴就好,不要指手畫腳的說教。當我有需求的時候我會表達尋求支持。在我沒有需求的時候,別來打擾我,要求我。
5、你是如何理解“東方九型”傳遞的價值的?這份價值在你的生命中是如何活出來的?
答:我還沒有完全理解清楚東方九型傳遞的價值。我看到了東方九型用生命服務生命的努力,用成長帶動成長的實踐。
我現在生命中活出來的部分主要是先服務好自己這個生命,用自己的生命狀態去影響到更多的人。在別人有需要,我也有能力給的時候給到別人需要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