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一直想寫些什么,然而總是有這樣那樣的原因給耽擱下來,原諒我隔了那么多天才來回寫這段經(jīng)歷。
沒有準備,沒有防備
? ? 因為時間充足,來之前就沒做任何攻略,甚至下火車前都不清楚自己是要去廈門的哪個區(qū)。接著就又是坐BRT又是打的又是問路人,一路打聽找到了黃厝塔頭巷子里的斐石青旅,推開門只有老板和一位正在彈吉他的客人,估計老板見我第一眼是驚訝的,畢竟我只是在幾天前打了聲招呼說我25號到接著就突然這樣出現(xiàn)了。
連空氣都是友善的味道
在這里第一個接觸的是快車司機,當時一聽到聲音,第一反應就是,好溫柔!幾乎遇到的司機人都特別好,熱情到讓我懷疑他們是不是別有用心。在這邊問路總能會得到很耐心的回答,賣東西的店家服務態(tài)度也很好,還有快遞小哥除了包裹他還會和你聊很多。
青旅是幾個大學生畢業(yè)后自己創(chuàng)業(yè)開的,又是男孩子,所以都挺好說話。楊涔很熱心,直系老板超哥有點高冷,小鵬哥是最幽默的一個,老司機做的花蛤和大閘蟹很好吃;還有"老板娘",楊涔女朋友,就負責天天坐前臺打游戲吧。
廈門映象,兩個字,文藝!
老板們會自己畫墻繪自己做皮具,正巧那幾天趕上他們在畫火影;然后小鵬哥是民謠歌手,常常去酒吧駐唱;同住的女生是鋼琴老師,居然在這里住了八個月,只因為喜歡的人在廈門。晚上去海邊會看見樂隊表演,或者是有人在賣唱,映象最深的是賣原創(chuàng)CD的那個女孩,嗓子和顏值都很高,我要是男的就買她的CD了。
在這里,不僅人是文藝的,街道是文藝的,建筑是文藝的,連隨處可見的小店鋪小旅社都充滿了文藝氣息。
大街小巷里走著
目的是廈大第一站卻來了曾厝垵,因為近!!!傳說中的曾厝垵儼然就是小吃一條街,不,準確地說是小吃三條還是四條街。來廈門小吃就首選曾厝垵了,第一次去真的看得眼花繚亂啊。第二次去的時候吃到撐,第三次再去感覺就沒那么強烈了。當然曾厝按除了小吃還有特產(chǎn),感覺都不算貴,然后還有各種酒吧,民宿。廈門兩大特色,土筍凍和沙茶面都不好吃,不過八婆婆燒仙草我卻是連著喝了好幾天。
穿過長廊,爬上情人谷,走過芙蓉隧道,我以為我會感慨萬分,然而只是以一個游客的身份走了個過場,廈大很好很漂亮,我卻不是那么向往了好像,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了卻一樁心事。廈大南門旁邊就是南普陀,不為別的,只為爬山。
中山路那邊的黃則和花生湯也不錯,就是人超多。每次去中山路我都不想回來,晚上擠過廈門的29路就會覺得煙臺的17路真的不算什么。
周日和小伙伴坐輪渡去鼓浪嶼,步行島,這點很有特色,我們沒能走完全島,因為好幾次走著走著就又走回去了。去了淑莊花園,爬了迷宮一樣的山,參觀鋼琴博物館,看見曼陀羅花,各種西式建筑,除了拍婚紗的還有拍攝節(jié)目的。那天整整走了12公里。
第一次坐帆船,和青旅認識的一女孩出發(fā),車上遇到一對小情侶,大家很聊得來,讓船上的其他人誤以為我們本來就是同學。雖然沒看見海豚,但是有看見大魚,很大一條。帆船是傾斜的,好幾次眼睜睜看著水從旁邊一下子涌進船,四人全部濕身。
鐵路公園,不是一座公園,是由一條舊鐵路改造而來,很長很長穿過廈門很多地方
貓街里擺了很多貓的雕塑,還有關(guān)于貓的文藝小商店。感覺廈門人真的很愛養(yǎng)寵物,尤其是貓,然后我就想起青旅里的阿拉斯加和大錘了。
有石子的海灘很漂亮,木棧道也很不錯,和煙臺比沙子更軟,日出更漂亮,很喜歡榕樹和椰子樹,青芒很大很好吃。
一個人,義工旅行,在廈門,遇到很多人很多事,感覺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