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小曼何許人也,有不少人知道,但更多的人不知道,我相信大多數人如曾經的我,知道林徽因,知道徐志摩,知道徐志摩因追林徽因而不得選擇了陸小曼,其他的呢,大概就不知道了。
關于民國名媛的故事,特別是她們的愛情故事,她們的才藝俱佳等等已不知被多少人寫過,今天再來寫難免有些咀嚼前人嚼過的東西,但是聽完《陸小曼傳》還是想寫點什么。
了解了陸小曼的人生歷程,陸小曼給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不是她的名媛范,而是她身上那長不大的孩子的特性:率真、任性、聰明、我行我素,這里有讓人喜歡的東西,自然也有讓她自己抱憾終生的東西。
后人多是因了她和徐志摩的感情而對她多加關注,而在她的那個時代,她絕對是個風云人物,她的風華絕代讓無數人為之傾倒,胡適說“陸小曼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風景”,郁達夫說“陸小曼是一位曾震動20世紀20年代中國文藝界的普羅米修斯”,就是這樣一位女子,因著她與徐志摩的婚姻,更因著徐志摩的死成為了眾矢之的,前半生的熱鬧與后半生的沉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讓人扼腕嘆息。
陸小曼的人生路與其說是命運的安排,不如說早就命中注定,這里不妨就探討一下她的成長環境與人生際遇的關系吧。
1.集萬千寵愛于一身,才會由著自己的性子選擇
陸小曼出生于一個富裕的家庭,父親陸定得過舉人,留學過日本,當過官,也創辦過銀行。她的母親吳曼華出身世家,多才多藝。陸小曼前后有八個兄弟姐妹全都不幸夭折,父母將萬千寵愛都給了她。母親偶爾還會對她有所約束,而父親幾乎對她有求必應。
陸小曼從小就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到外交部供職那一段時間,憑著她的聰明才智一下子吸引了眾多的關注,在社交場上,陸小曼就是一個寵兒。
無論在家還是在外,她都是一個高高在上的公主,要什么有什么,從來都是別人捧她在手心里。
后來,母親給她相中了一門婚姻,她也沒有反對,婚后,她感到了婚姻的束縛,她的天生好動好交際與丈夫的沉穩內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她對他有敬而無愛,當她遇到了徐志摩,那顆孤寂的心仿佛找到了光明。
于是,她不顧世俗的眼光,主動要求離婚,打掉了自己的孩子,決絕的嫁給了徐志摩,她覺得追求自己的愛和幸福與別人無關,她想要的就要努力去爭取,不管遇到什么樣的阻力,她做到了,成為了徐志摩的妻。
2.沒受過錢的苦,自然不知道賺錢的難
沒出嫁之前,吃穿靠父母,對于這樣一個獨生女子,父母自然把最好的給了她,她從來沒有考慮過錢的事,只管花只管要,總有人把她想要的弄來。
第一次結婚,丈夫王賡也是一個青年才俊,他的家庭資財足可以支撐她的奢侈生活,她也不必發愁。
第二次結婚,徐志摩家本是一個大富豪,只因老太爺堅決不同意這門婚事,徐志摩也不好意思再開口問家里要錢,之前老太爺為了培養這個兒子可從來沒讓他在錢上犯過難。
娶了陸小曼,沒有了經濟后盾,徐志摩教書、兼職為的是讓陸小曼能有一個好的生活。這時候的陸小曼本應節儉一些,而她沒有,依然過著奢華的生活,與之前一般無二,她對錢沒有多大的概念,想吃什么好吃的就吃,想玩什么好玩的就玩,她只知道想花的時候錢就有。
徐志摩整天為賺錢而辛苦不已,回到家還是看到陸小曼的揮霍。有一說,徐志摩墜機是因為千里迢迢回到家看陸小曼,一進門就看見陸小曼的奢靡生活,兩個人吵了起來,陸小曼還動了手,徐志摩一氣之下決定那天飛回北平,不巧就出了事,這讓陸小曼終生存著愧疚。
3.不需要努力就可以得到一切,自然不想再努力
陸小曼是個才女,讀書、寫文、畫畫都不錯,甚至并不比林徽因差。曾經看過陸小曼的一張照片,與林徽因神似,而在性格和人生追求上則是完全的不同。
嫁了人后的陸小曼,她的人生很簡單,交際、吃喝玩樂、在外風風光光是她的主要樂趣,或者說享受是她的主要人生追求,她偶爾也寫文章,但被徐志摩逼急了就以各種身體不適的理由推脫。
她不覺得她應該做點世俗的東西或者是謀一份職業,她的一生都是別人在供奉著,先是父母,后是丈夫、情人,反正她想過的生活總有人會掙給她,她還需要做什么呢,不需要,只要做好自己的小情小調。
與林徽因比起來,陸小曼更像一個小女人,柔情、率真、嬌弱、性感,處處帶著柔和媚,讓見了的人百般疼惜,讓愛她的人赴湯蹈火、奮不顧身。而林徽因身上那種清新、知性和理性是陸小曼無法企及的。
陸小曼更像是個孩子,需要人照顧,需要人包容,需要人捧著,需要人關注,需要人圍著她轉,她任性、奢靡、頹廢,當然她也率真、不世俗、不計較,讓人憐愛不已。
她的命運是偶然也是必然,性格決定命運在她身上得到了驗證。她不是不想變得更好,只是她的經歷、她的生活環境讓她一路如此發展,絲毫沒有改變的可能。
一方面,她和徐志摩是絕配,兩個人骨子里的浪漫,與世俗的格格不入,決絕的勇氣,這些讓他們愛的深切;另一方面,他們又是不合適的,徐志摩這個浪漫的詩人更欣賞的是能夠與他談詩的女人,進入婚姻后,他希望有一個懂他理解他的妻子,而不是一個處處要讓他操心的小妹妹。
徐志摩和陸小曼更適合的是戀愛而不是結婚,他們可以共同體驗愛情的甜蜜,卻無法一起柴米油鹽,他們都不適合。
大概,林徽因早早就看懂了徐志摩,所以她拒絕了他而另嫁,她不是陸小曼,她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樣的生活,而不僅僅靠著一腔熱情和奮不顧身。
在前半生,陸小曼是個沒長大的孩子,惹人憐惹人嘆,沒經歷過風雨的溫室花朵,有脫俗也有任性,憑著她那時的性格,如果徐志摩沒有飛機失事,兩個人白頭的幾率又有多少?
那些心心念念要富養女兒的父母,狹隘的富養也許不是愛孩子,也有可能害了孩子,物質富足是一方面,精神富足是另一方面,能夠見得了富貴,也能夠撐得起清貧,能夠受的了養,也能掙得自己的生活,進退有度,養孩子是一生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