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有一種是世俗的名利和社會地位,其實質是物質欲望和攀比;還有一種成功,表面看也有名利和社會地位,其實質是源自生命的純粹,所謂的純粹,是對事物的好奇、對美好的渴望,沒有物質欲望和攀比的干擾。
有人說“我的成功可以復制”,但從源自生命的純粹而言,每個人的成功都是獨一無二,不可復制,因為這種純粹,體現著個人的個性特征,無法復制。相比之下,那些成功學、勵志雞湯,以及那些到處布道的成功人士,無疑是膚淺的。
有人說人得生存,純粹不現實。人固然要生存,正是純粹,才為人的生存或存在提供了新的可能,超越了動物式的被動地滿足生存之欲。正是緣于一群比較純粹的人的存在,推動了歷史的發展和社會的變革。
有人說成功來源于堅持和毅力。其實對純粹的人來說,堅持和毅力無需刻意,那是生命本身的自我追求與展開,一切順其自然。限于生命的有限,努力未必會開花結果,自然也就沒有世人眼中的名利與社會地位,但這不影響對成功的定位,這是生命的自我確認。
有人說人并不是生來就純粹,的確如此,純粹只能說是人的進化特質(不然何以超越動物界),作為一種傾向和生命機能而存在。有的人不純粹,要么是不知道自己真正的需要是什么(被外界的雜音充斥),要么是雖然知道了卻無法排除干擾。
有人說純粹太高尚,純粹不等于倫理意義上的道德,純粹的人,更多的是與眾不同的感知力、視野及格局,飽含著他們對事物的熱情與激情。
有人說“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這是動物式生存極端式表達,對于生命純粹的人來說,生命純粹的人不浮躁,想法“簡單”,力出一孔,焦點集中,細水長流,事業之路才能走得更遠更久。
有人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對那些純粹的人來說,這個命題成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