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帶著淡淡哀傷的詞匯,卻并不想寫憂愁思緒的文字。所謂“漸行漸遠”,不非要是兩個人或一群人的離散或者分道,也可以是一種在多重選擇中,難以言喻的循環往復中,在自己搖搖晃晃的人生路上,揮揮手又悄悄擁抱。
曾經在青春里陪伴過的人,熟悉過自己在那之前的成長故事,旁觀過又驕傲又自卑的情感沖突,感受過又冷漠又尋求溫暖擁抱的相互折磨。要求對方給予空間又要體貼陪伴,吵鬧過關于“朋友”與“戀人”誰給予誰界限更少更多。誰也不知道是在哪一個瞬間,突然厭倦了不信任不自信不知足的自己和對方,帶著濃烈的消極情緒就奔離畫地的圈牢。多年以后摸索著記憶回到那些時光里,找到一個起始的點,思索著如若平行時空走著,那時候的我也許會朝著反方向走,去嘗試人生其他的可能。
聽說的故事熟悉而又陌生,看著你在七八年里不斷的拉扯,拉扯的不是現實中面對面的對方,確是回憶里滲透出的他無處不在的影響力。會握緊拳頭咬牙堅持追逐自己夢想的你,猶豫懷疑的,也許是擔心近距離太熟悉卻又夾著幾年空白交往的不知所措。寧愿相信各自已走遠,保持平淡簡單的問候關心,也不愿打破這樣或清晰或模糊的老朋友關系,像是無形的寄托,是莫名的安心。不影響現在,不打擾過去。
在朋友圈里似乎并沒有認真討論過,我們這幾年,又或者是這十幾年,都有了什么變化。那種熟悉而趨于不可明辨的友情,使得作為“好朋友”身份的我們,其實更多的感覺,是變化之中的不變。拋開了那些稚嫩、沖動、傲慢、怯懦,多情也惱無情也惱終于也不是亙古主題。因為最初相識時候的光亮點,在時光打磨中還發著光,所以相遇時候總感覺我未變你未變。在自我矛盾與掙扎中,偶爾會抽離出來審視自己,那些在心底里不占大部分情緒和理性認同的“我”,也總該要跟她們說再見。
行走著,就遠離了起點,不行走著,也將被帶離起點。哪一天會回來,何時又會重逢,又或者是不再有說“好久不見”的機會,何妨,我們都已學會,認真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