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家美國的收購引起了我的興趣,據媒體報道,沃爾瑪正在談洽收購Bonobos事宜,收購金額或將高達3億美金。
Bonobos是一家美國新興的男裝品牌,它的商業模式很有意思,很像我們經常說的O2O或者新零售,Bonobos的實體店完全不賣衣服,扮演的是試衣間的角色,簡單說就是顧客去那里試衣后再去網上下單。
Bonobos成立于2007年,其目標客戶是18-40歲的男性,最初只想做純電商,創始人Andy Dunn曾經在Abercrobie&Fitch工作,負責疊衣服,這段工作經歷讓他意識到,和女性相比,男性并不喜歡逛街,而他們也不在乎是否可以立刻在實體店里拿到商品。
Dunn覺得實體店會消失,特別是男裝實體店,于是他創建了男裝電商Bonobos,開始了他的創業之路,但運營中,他意識到了純電商的不足,不能試穿,于是他決定把電商和實體店模式結合起來。
創業五年后的2012年,原本走純電商路線的Bonobos在線下開出了第一家實體店,和其他實體店不同的是,這只是一家展示和試穿的“導購商店”。
無論是隨機進店的客戶,還是事先在網上有預約的客戶,到店里可以一邊喝著啤酒或者別的飲料,一邊隨意試穿他們看中的衣服。
這個過程中,店員會為測量客戶的身體數據,為他們推薦合適的服裝和搭配,如果客戶覺得滿意,可以下單,然后商品從中央庫房里發出,寄到顧客家里。
Bonobos在包括芝加哥、紐約等多個城市開了超過20家實體店,2016年的營收高達一億美元。
Bonobos的成功源于它線上線下結合,既注重體驗,又降低了成本,它比純電商多了試穿的環節,讓顧客能在舒適的環境中親自體驗試穿,還可以獲得專業的推薦。
顧客試穿后,如果覺得滿意,店員會幫客戶用ipad完成在線購物流程,第一次下單之后,系統里就有了他們相關的數據,比如穿幾號的衣服,喜歡什么風格的衣服,以后顧客就不再需要店員的幫助,可以在網上自助下單,數據顯示,Bonobos大多數的交易都是在網上,顧客自助完成的,因此Bonobos的店員比其他實體店更少,人工成本更低,試穿后的退貨率也更低。
更重要的是這種實體店沒用庫存,省去了和庫存相關的基礎設施花費,比如供應鏈、專業的庫存清點系統等。
Bonobos的模式讓我想到了順豐的前幾年的順豐嘿客,順豐嘿客是順豐旗下網購服務社區便利店,不但包括了像Bonobos這樣的線下試衣間功能,還可以提供快遞、虛擬購物,ATM、冷鏈物流、團購預售、洗衣、家電維修等多項業務。
2014年5月順豐宣布正式殺入O2O社區便利店嘿客的第一個月,就一下開了500多家店面,按照王衛的設想,依托順豐物流上的優勢,嘿客會變成一個線上便利店。
要說起來,嘿客的大方向是沒錯的,但有幾個問題,一是戰線拉的太長,它什么服務都想提供,結果沒有一個單點打透,許多消費者都不知道嘿客是干什么的。
二是嘿客的客戶體驗也沒做好,作為社區便利店,客戶要買一些生活用品,只有圖片,沒有庫存,下單之后只能回家等候,實在找不到去店里的理由,所以,便利店做快遞代收發是可以,反過來收發站作便利店就很難。
Bonobos做的其實就是順豐嘿客諸多業務中的一個,它只做試衣,然后提供更好的體驗,如果順豐嘿客最開始不把戰線鋪那么長,不要試圖一下成為能提供各種服務的新式便利店,而是像Bonobos一樣進行單點突破,提供更好的體驗,我覺得成功的概率就大的多。
馬云提出新零售的概念后,新零售成了熱點和風口,順豐其實走在了許多人前面,順豐嘿客就是一次新零售的嘗試,雖然它沒成功,但這次花費了10億元的教訓也能給其他創業者一些啟發和借鑒。
Bonobos在試衣間上單點突破,做到了估值3億元,那么當初嘿客別的方向的業務,也具有單點突破的潛力。
試想一下當初嘿客如果用這種實體店展示的模式,只做團購,或者生鮮,或者某一個品類產品的虛擬購物,也極可能成功,這也是創業者的機會,找一個適合的品類,按照順豐嘿客和Bonobos這種把實體店作為展示體驗店的模式進行單點突破。
(本文選微信自富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