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用理想的方式》》到達理想| 從0到1000萬
“暮色蒼茫的黃昏里,一只晨鳥來到我靜寂的鳥巢中。”
? ? ? ? ? ? ? ? ? ? ? ?——泰戈爾
01
關于營銷的不歸路
其實說到做營銷,也算是誤打誤撞,大學時學的是漢語言文學。大一起就在校園里各種兼職、鍛煉,推銷、販賣、給報社拉業務,然后發表文章,什么《南寧日報》、《南國早報》、《中外少年》、《廣西商報》陸續發了,最后一次發表止步于《南方周末》。
最后這次發表在學校引起軒然大波,引發很多人的不適,暫不細說,后來從事地產后,再也沒拿過稿酬;相反,發的文字都是開發商花錢去發的(軟文);而做地產之后,才發現自己在推廣上敢打擦邊球甚至捅馬蜂窩,可能那時候就已經小試牛刀了。
然后做一個城市美容行業雜志的編輯,然后發現地產和廣告業不錯,于是做了一些準備,找到本城前5名的公司,逐一打電話自薦,后來到最好的那家廣告公司應聘,副總頗賞識,大老板最后不感冒,落選。
誰知道,沒幾天廣告公司副總把咱介紹到陽光100(南寧)城市廣場(當時還叫歐景城市廣場),沒成想,應聘乙方卻進入了甲方,從此走上地產的不歸路。
其實說這些,只想表達做營銷的誤打誤撞性。但個人對營銷的理解和打法,源頭源自對李小龍截拳道的理解。截拳道精神源頭來自“詠春”,但李小龍糅合了拳擊、擊劍、空手道、跆拳道、合氣道、柔術、泰拳、菲律賓拳術等等技擊法,最后發展成一種兼容并包、靈活高效的武學體系,崇尚“以無法為有法,以有限為無限”的哲學,正所謂兵無常式、水無常形,看起來無門無派、無拘無束。
年少輕狂時,喜歡截拳道,所以后來做營銷或者創意時,潛意識里,也是無門無派、無拘無束的態勢。在地產已虛度第16個年頭,常感經驗是負債,打法經常變化和創新,但多年來練就的“營銷肌肉”,卻如影隨形,無法擺脫。
經常有同事或同行問,某某項目該如何打,其實,我自己也不知道將會怎么打。
一個拳手或者說搏擊手,只有真正站上擂臺的那一刻,只有對手的拳頭揮過來的一刻,自己才知道應該左手格擋右手直拳跟進,還是頭部向左閃躲左手掩護右手刺拳擊打。
營銷沒有假設。
真相永遠在現場。
事件不能重復推演。
營銷是思維的游戲,創意是戰術的角力。
有人可能會覺得地產廣告的創作,只是抖機靈。
李小龍的每一聲嘯叫,或者被人解讀為極具匠心,或者被人解讀為多此一舉。
他的每一拳、每一腳,也許是即興而起、抖機靈或者抖肌肉,但和營銷一樣,都是“肌肉”在發力。
是的,但愿思維肌肉靈活如新,思維是咱的手藝,肌肉是咱的指引。
也許永遠做不了一個戰略家,但那又怎樣?戰術家的流派,也挺好的。
連玩足球游戲都喜歡玩實況的取向,足以證明實況型的戰術家對自己再符合不過。一招一式、一拳一腳,足見武學真諦;一開一闔、一縱一橫,仿見戰國群雄。
PS:前天,在信陽拜訪了一個樓盤,來自鄭州、潛于豫南的商界巨子,之前的樓盤業內普知,但并沒有形成本地強勁的地產品牌,今年將會四盤齊發,回款預計數以億計,這兩天就在琢磨著為它定制適身的項目推廣+品牌重塑的方案。個人有個習慣,未執行的案子,或執行中的案子,暫不公布。更何況,這是提報的案子呢。哈哈,暫不多言。
每天一篇創業手記,請容忍它的不完美,放棄比堅持容易,完成比完美重要。
***************************************
寫字,憂慮成疾;
創業,久病成醫;
創意,天生放逐。
鈞勻微信號:ares-best
菠蘿薈地產推廣機構 地產下半場|項目軍火生產商
菠蘿薈視覺(地產創意&傳播 內容商) 菠蘿薈視頻(地產推廣&視頻 鏈接者)
搜微信關注“譚鈞勻1095”,看《地產人那些已知、未知的焦慮》
我是日記星球第87位公民,這是我第42篇日記,總第43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