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六十年代末,趙毅出生于一個山清水秀的小鄉村。三十多年前,不滿二十歲的他從千里之外的家鄉赤手空拳地來到了廣州。當年,這里作為全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和窗口,吸引著無數的四面八方的熱血青年。
經過幾年的努力打拼,趙毅終是獲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于是,他有了在廣州買房安家的想法。他的母親得知后,無法忘懷曾是“地主崽子“的丈夫的悲痛經歷,她嘴里一直囔囔著兒子“燒包哦”,眼睛卻是直盯盯地看著男人趙秉承。老趙無視兒子的話,也無視老婆的絮叨,他慢條斯理地填著黃煙袋、一言不發地抽吧著……許久之后,過足煙癮的老趙才緩緩地開了金口:“俗話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毅兒呀,如今你趕上了好時代,就盡可能地折騰吧!”
趙毅聰明能干,挺會“折騰”的。他逐漸從無到有,在繁華的廣州有了房、有了車、安了家。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事業有了長足地發展;他按照父母的意愿,在家鄉找了一位賢淑的妻子;兒子出生后,他竭力懇求父母前去養老、一家人也好團聚。老趙為兒子高興,他說“讓我去廣州看看、住上幾天倒是可以的,但若要我常住那里我是不會干的!”果然,老趙在廣州只是待了三五天,便嚷嚷著要“打道回府?!薄f廣州有啥好,就是人多點、路寬點、樓多點而已。最為可氣的是,他就像一位被關在鋼筋混凝土中的囚犯,只能在房子里或是小區內行動!因為剛來當天,他只是隨便地逛了逛,卻是再也找不到“家”了;只怪所有的房子都是長得一個樣,他又哪里會認識;直到兒子報了警,他也在派出所待了一夜才被兒子領回了家;這要在老家,哪會有這事——他就是閉著眼睛,也能找到回家的路!況且這里的水、這里的空氣,哪比得上家鄉的一星半點好!
老趙要回家,趙家奶奶不樂意,她帶孫子正上癮呢!她賭氣地朝丈夫撇撇嘴:“你個死腦筋,要回你回,反正我是不回的!”老趙笑了,“你可盡管住,反正我是鐵定要回的!”
老趙歸心似箭地回了老家,趙家奶奶帶著孫兒孫女,甜蜜得貌似神仙呢!然而沒幾天,她也想家了,想老伴冷了熱了咋辦,漸漸想東又想西……沒過多久,趙家奶奶自然是迫不及待地回家了。后來,她偶爾前去廣州看看孫兒和孫女,但也僅是蜻蜓點水般,然后飛速地回歸老巢。與此同時,她也有了一句經典地感悟:“外面的金窩銀窩再好,還是不如自家的狗窩舒坦??!”
老趙老了,老趙病了,身子骨是一日不如一日。趙毅回家了,信誓旦旦地保證:“爸,跟我去廣州吧!我給你找最好的醫生,一定讓你盡快好起來!”
老趙在縣里醫院查了,知道自己是癌癥,那是治不好的!但他看到兒子時,眼睛亮了、也有了難得的精神!他說:“毅兒呀,難得你有一片孝心!人們都說落葉歸根,我是生于這里也要死于這里的,所以哪里也是不會去了!另外,我是不行了,但你要對你媽好點!”后來的老趙說了好多話,有對媳婦的、孫兒孫女的、兒子的、老婆的,這些都是清晰的!漸漸的,他就說起胡話來,總是細述過去的人和事,而且很多過去的人與事,趙毅都是從未聽說過的!再后來,他則不停大喊“求求你,別再燒了,燒死我了!”“趙毅,快給我的身上澆水,小鬼來了,快,快?。 薄慌缘内w毅慌了,急得滿頭大汗,只能無助地看著母親;他的母親此刻很神傷,但卻并不驚慌地安慰他“別怕,你爸這是要走了!他是怕死后被火化呢——他總說屋后的張大爺,在火化政策前喝藥死了;你三姨身體好好的,比我還要年輕兩歲,卻也選擇上吊了……現在你哄哄你爸,就說你會把他的尸骨葬在祖墳里!”
父親平生最恨說謊的人,所以趙毅從小不敢說謊話。趙毅明白母親是好意,是想讓父親走得不要太疼苦,但他張了張嘴,卻終是沒有說出半個字來!在母親的一再鼓勵下,他剛張嘴喊了一聲“爸!”突然,只見老趙定定地側看了兒子一眼,喉嚨里的痰“呼嚕嚕”地響,然后喉結“咯嗒”一聲安靜了,走了。老趙無奈地化為了一股青煙,然而可喜的是,骨灰葬進了祖墳里。
接下來的趙毅,無論如何放心不下老娘獨自一人生活在老家,于是連哄帶勸地將她接到了廣州。有著兒孫的陪伴,有著無需操勞的無虞生活,然而趙毅還是常常發現老娘總是默默地面朝北方,守望著——那里是家鄉的位置所在,也是這家人的根處!
對于娘的心思,趙毅能理解。就像他自己,若不是為了所謂的生計,他也同樣不愿離開家鄉的!家鄉很窮很閉塞,可是很美;家鄉給他留有丁點兒的苦澀,但更多卻是永遠無法割舍的眷戀!多少回,他在夢里思念著家鄉的一人一物,總是那樣親切、那樣熟悉,仿佛就在昨天、就在剛剛!他在鄉親們的關愛下,走東家串西家,總能得到關心和呵護!他與同年的伙伴們打打鬧鬧、瘋瘋癲癲,總在分分合合中延續著友情!還有家鄉的那山、那水、那每寸土地,他都用足踏過、量過,所以在外這些年,他從來沒有忘記生他養他的家鄉,而且每年清明也必定是要回家祭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