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睿老師:
? ? ? ? 生性喜歡拆字,尤愛解名。認識新友總會一廂情愿的揣測他的父母因何給他這樣的名字。解得多了準確率自然上升。昨日認識了一個新朋友,名喚李可。我舉杯相邀:“人生沒有什么不可以,和你碰杯。”清脆的玻璃杯相擊聲中她笑顏若花,興奮的說:“姐姐自然是最懂我的人,要知道我起初并不叫這名,四年級的時候,同學們大興改名。我想只要努力沒有什么困難可以阻擋我的腳步,只要前行我一切都能可以,于是,我給自己取了“李可”這樣的名字。當然我還能叫like(喜歡)呢”親密感油然而生。
認識你那是八年前,你剛剛畢業,來到二小實習,我有幸成為你的帶教老師。聽到你的名字,知道你就是我敬佩的導師教研室王主任的公子,解名的怪癖就舊病復發了——文睿,莫不是王主任希望自己的兒子成為文質彬彬,極富文采的文藝青年,能夠通達,睿智,深謀遠慮,沉穩大氣的為人處世?的確,人如其名,你進入班級,一曲《木魚》作為見面禮唱給孩子們聽。極富磁性的男中音,標致清秀帥氣的外表贏得班級圈粉無數,大家掌聲雷動,我內心的羨慕與嫉妒潛滋暗長——年輕真好!帥氣真好!歌聲悠揚真好!!在實習的日子里,你每天早早進班指導孩子早讀,我若上課哪怕是練習課你也會恭敬的坐在教室后面奉陪到底,爭分奪秒充分利用實習時間讓自己設計教學,駕馭課堂的能力飛快提高。我一遍遍的對同事稱道:老爸英雄兒好漢,文睿比我們起步的時候幸運多少呀——實習就在城市學校,導師還是名師(竊笑),家里還有個專家老爸,這是坐上飛機的節奏呢!自然,你的進步飛快,實習結束的時候你已經能獨立的完成優秀教學設計,出色的駕馭演繹課堂了,沒記錯的話,你曾經精彩的展示了《林中樂隊》。我為你欣喜,想著不久的將來你定然就是王崧舟,張祖慶一樣的名師呢!后來你如愿以償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你和父親響應局里干部子弟到最艱苦,最偏遠的農村去執教的號召,毅然來到了民族鄉學校。后來我在你的QQ空間里看到了你的臥床和床頭的鴕鳥蛋,以及簽名:多么的清心寡欲!當時并未理解你的心情,明了你的需求,只是無端的猜測你是否有些心灰意冷,甚至有些許擔心,但想到你開朗自信的微笑,想到你悠揚婉轉的《木魚》,一切的擔心煙消云散。
佛說:“無論你遇見誰.他都是你生命里該出現的人,都有原因都有使命絕非偶然。她(他)一定會教會你一些什么”。人生就是這樣巧合,時隔8年,我們不約而同的再次共事,不同的是我們都在新的一所學校,一所農村學校。我安排你擔任了教導處干事的職責,我放你在五年級語文教學的崗位上,因為我有一萬個理由相信最初的你依然在!我有一萬個理由告訴自己你能行!的確,你不負厚望,教科書發放,學籍審驗,年報填寫,教案書寫,作業批閱,課堂教學……樁樁件件,你,把握時間節點,認真對待,嚴謹處理,這些日子路過你們辦公室翹首張望,都看見你正伏案勞作,些許憐愛,更多欣賞,堅信我當初的斷言定然能夠兌現!
文睿,新教師亮相課,你較強的課堂駕馭能力,磁性的男中音,親和的教學態度,較強的課程整合意識,以探究點為主線,串聯學生聽說讀寫活動的教學設計意圖都得到了師生的肯定。楊主任一語中的,我甚是贊同!拋卻客觀原因,主觀上是否還有其他,我不得而知。課畢的點評會上,我給了你這樣的話語“貴在疑,讀為本,情相激,多邊對話”。語文名師王崧舟曾說:一堂好課應該是書聲瑯瑯,議論紛紛,高潮迭起,寫寫練練”書聲瑯瑯應當成為一堂好課的首要特征。這是我國傳統閱讀教學的寶貴經驗。“熟讀精思”,“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強調了讀在理解中的重要性;“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強調了讀在寫作中的重要性。書聲瑯瑯,要求語文都把讀書訓練擺在第一位,既要提高讀書的數量,更應提高其質量。短的文章要讓學生熟讀成誦;長的文章可選取重點部分、精彩章節讓學生反復朗讀,仔細品味,消化吸收;淺顯的課文,要讓學生讀得順暢流利;深奧的課文要讓學生讀得明白,讀出滋味。教師要十分重視三個層次的朗讀訓練,一要重視感知性的讀。初學課文時,通過朗讀,讓學生把課文讀正確,不添字,不漏字,不讀破句子,要學生知道課文講了些什么。二要重視理解性的讀。即讓學生通過反復的朗讀,把課文重點章節讀懂、讀暢,讀出節奏感來。三要重視品味性的讀。即在理解的基礎上,讓學生通過有感情地讀、分角色地讀或表演式地讀,把課文內在的情感讀出來,把課文的“味道”讀出來,真正達到葉老所說的“美讀”的境界。如果我們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重視了讀的訓練,一篇課文教完了,學生能把課文讀得瑯瑯上口,有滋有味、有聲有色,朗讀的訓練就算真正到家了。
議論紛紛,指的是課堂教學中學生的發言聲不絕于耳。“議論紛紛”強調的是說的訓練。你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討論展示中發展學生的語文能力,出發點是好的,操作的過程中一不留心變成了老師問,學生答這樣的形式。課堂說話訓練的形式可多樣化,有一問一答式、各人自說式、同桌互說式、四人小組討論式、分組辯論式、一人主講其他同學補充式等等。別小看形式的變化,其實不同的訓練形式,能達到不一樣的訓練目的。一問一答式訓練的是一個人,而各人自練自說式訓練了全班每一個同學。一般來說,有一定思考價值和有一定深度的問題,可用“小組辯論式”;有爭議性的問題,可用“分組辯論式”;需大段闡述的問題,可用“各人自說式”或“同桌互說式”;常規性的總是可用“一問一答式”。這樣因問題、因訓練目的而異,采用不同的訓練形式,才能真正靈活多變地組織說話訓練,使課堂上人人參與,個人活躍,議論紛紛。對學生發言,從“只求其對”向“更求其好”發展。學生發言要言之有序,言之有序,訓練了學生思維的條理性。就是要求學生說話要有順序,有條理,不東一榔頭西一棒,腳踩西瓜皮滑到哪兒是哪兒。學生發言要言之有理,言之有理,訓練了學生思維的嚴密性。就是要求學生發言必須有根有據,為什么這樣說?理由是什么?這樣長期要求學生才不會信口開河亂說一通,而必須從課文中找到說話的依據。學生發言要言之有情,就是要求學生發言必須帶有一定的感情。語文課本中課文是飽含作者濃厚感情的,“綴文者情動而辭發”,我們“觀文者”應“披文而入情”。如《唯一的聽眾》,課文寫得多美,文字背后的心理活動多需要補白,只有老師和文本對話,有了情感的共鳴,才可能披文入境讓孩子深受感染,呼之欲出,只有孩子在一次次補白“我”和“聾教授”的內心真實想法,才能讓學生和文本對接。與作者對話,體會編者的意圖,情意綿綿,感同身受的表達。“讀為本,多邊對話”意就在此!
高潮迭顯(學生思維被完全激活)是優質課最大的亮點,如何高潮迭顯,教師深入鉆研教材,真正吃透材料是前提,靈活巧錄用地處理教材是關鍵。王崧舟老師掀起高潮常用的方法有這么幾種:(1) 緊扣文眼掀高潮。“文眼”是文章的靈魂,如果我們能抓“文眼”組織教學,往往事半功倍、高潮迭起。如我都王安石《泊船瓜洲》時,緊扣“詩眼”—“還”字來組織教學。①“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說明詩人“靠家近,應該還”。②“春風又綠江南岸”說明詩人“離家久,更該還”。③“明月何時照我還”說明詩人“思家切”,但卻“不能還”。這樣,緊扣“還”字。步步深入,層層挖掘,高潮迭起。張田若先生聽了我的課后稱贊說:“想不到古詩教學還能這樣引人入勝。”(2) 平中出奇欣高潮,于平淡中掀高潮,這更顯教師的教學功力。比如《跳水》一文開頭說:“有一般輪船環游了世界,正往回航行。這一天風平浪靜,水手們都站在甲板上??”這段文字看似平淡,但對文章情節的展開卻是至關重要的一筆。學生往往一眼掃過去,不會引起重視。老師可等學生學完課文后在這里設問:“風平浪靜”這個環境描寫和跳水故事的發展有什么聯系?啟發學生回答:正因為風平浪靜,水手們才能都聚在甲板上,才有興致拿猴子取樂,猴子和孩子爬桅桿才能又快捷,又順利,那帽子才能掛到桅桿橫木的一端而不被風刮下,船長才有興致打海鷗,船長也才能叫孩子跳到水里去,水手們才能在40秒鐘內把孩子救出來?正如《唯一的聽眾中》“我能做你唯一的聽眾嗎?就在每一天早晨”句子為何要倒裝,作者表達的深意是什么?句子倒裝這一技法在表達中有何作用?(3) 層層剝筍掀高潮。層層剝筍,就是緊扣語言文字,從一點切入,然后逐層展開,層層遞進,直至最后揭示文間主旨,達到訓練目的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特別有利于訓練學生敏銳的語感,強化語言文字訓練。如《落花生》中有這么一句關鍵句“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在教學時,我就采用了層層剝筍法,掀起了教學高潮:①“體面”是什么意思?②“講體面”是什么意思?我們要不要講體面?③“只講體面”是什么意思?我們能不能只講體面?④我們應該做什么樣的人,不該做什么樣的人?以上四個問題形成了“體面→講體面→只講體面→要??不要??”的問題系列,緊扣詞句,幫助學生準確地理解了“體面”和“講體面”,以及“講體面”與“只講體面”的差別,為準確把握《落花生》一文的主旨掃除了障礙,鋪平了道路。這樣扣詞析句,字詞落實,學生興味盎然。
寫寫練練。練習是知識轉化為能力的唯一途徑,如果缺乏練習,培養學生的能力就成為一句空話。滿堂問、滿堂講這樣傾盆大雨式的教學,容易造成學生大腦皮層的疲勞,如果講講練練,調動了學生眼、口、耳、手等多種感覺器官,學習內容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講講練練一是要保證練習的時間。一節課寫寫練練的時間不得少于10分鐘。二是要注意練習的方法。好的練習要“練得準、練得巧、練得及時”。練習的設計要和本單元、本課文的訓練目的一致,講什么就應練什么,講練結合。不同年段,不同課時,訓練的重點應有所不同。同時練習設計要巧妙、新穎、有吸引力。練講要緊密配合,講了什么馬上就練什么,不能今天講的拖到明后天才去練,否則講練脫節,勢必造成講與練兩張皮,練習起不到及時鞏固的作用,也就不能把知識轉化為能力。 比如《唯一的聽眾》倒裝句的練習,比如抓住人物語言和神態塑造人物的手法,完全可以接受喬治老師的建議,轉換角色,用音樂教師的口吻來重新改寫這篇課文。
文睿老師,成長的艱辛會消磨一個人的斗志,但瀑布是江河走投無路的奇跡,大海是涓涓細流日積月累的功績。不曾放棄,未敢怠惰,命運不會辜負自己,用我們的青春活力點燃師生彼此的激情,用我們的沉穩內斂厚重語文課堂的功底,巧借老主任多年磨礪的課改利劍,讓自己的語文課堂更重“語用”,更具韻味。文睿,無論何時,無論何地我都是你忠實的《唯一的聽眾》,是蘭交,蘭客!秋風起,冬即至,春天還遠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挺你凌空翱翔的燕
? ? ? ? ? ? ? ? ? ? ? ? ? ? ? ? ? ? 2017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