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小鬼連幸福都會害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有時還會被幸福所傷。
《人間失格》是太宰治的一本自傳式小說,借由主人公葉藏之口,以第一人稱述說著他荒誕、虛無短短的一生。
書頁里這樣介紹太宰治:出生于日本東北地主家庭,從小體弱敏感,中學開始對文學著迷,高中時立志于文學創作,1935年入圍第一屆芥川獎,1945年獲第四屆北村透谷文學獎。日本文學的重要人物,“私小說”領域的天才作家。
無疑,他是天賦聰穎的寫作者。
但他一生卻多次求死,在自我放逐和沉淪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擁有如此才華的他,卻始終與這世界格格不入,這本自傳式的書里大概能夠窺探到他痛苦、掙扎卻又無奈無力的內心。
01
我這一生,盡是可恥之事。
書中主人公葉藏說出了他對于自己一生的評價。盡是可恥之事,多殘酷的否定。
我總是無法理清人類生活的頭緒。
在鄉下家中,每逢用餐,全家十余人的餐盤都分成相對的兩列排開。用餐的房間光線暗淡,午飯時,十幾位家人默默坐在桌前扒飯,這光景總是讓我不寒而栗。
在我聽來,“人不吃飯就會死”這句話不過是可惡的恐嚇之詞。
我的幸福觀與世人幾乎大相徑庭。為此我深感不安,夜夜輾轉反側、呻吟不止,甚至精神發狂。
我越發惶恐不安,仿佛覺得自己是這世上的異類。我與旁人幾乎無法交流,因我既不知該談論些什么,也不知該從何說起。于是我想到一個辦法,就是用滑稽的言行討好他人。
這便是壓抑、痛苦人生的開始。他是如此早慧的天才,卻因自己的不同而否定自己,無人與他引領。早慧的他更知他的不同不會被接受,于是,他選擇了最錯誤的方式去融入這世界--帶上假面。
永遠無法以最真實的自己活著,小心翼翼的應付著周遭的生活,帶上的面具漸漸融進血肉,他不知該如何撕扯下來。
我假裝說謊,大家就說我說謊。我顯出一副有錢人的樣子,大家就說我有錢。我假裝冷淡,大家就說我是冷淡的人。可是,我真的很痛苦,大家卻說我假裝痛苦。
02
我平素待人親切,卻從未體會過“友情”的滋味。
人啊,明明一點也不了解對方,錯看對方,卻被彼此視為獨一無二的摯友,一生不了解對方的真性情,待一方撒手西去,還要為其哭泣,念誦悼詞。
他渴望被理解,卻總是不由衷的表演著與他人的相處,一旦覺得有被識破自己表演的伎倆,就竭力堆起溫柔的諂笑,但卻由此更加的恐懼人類。
這世上每個人的說話方式都如此拐彎抹角、閃爍其詞,如此不負責任、如此微妙復雜。葉藏對世人不可理喻的虛榮與逢迎感到壓抑。
他在人世間晃蕩,不敢試圖尋找同類,只戰戰兢兢的被動接受身邊來往的人。
若世上所謂的“交友”是指彼此輕蔑又相互來往,并使對方越發無趣,那么我與堀木一定是最好的朋友。
葉藏有一位“朋友”,他只認為那是他的酒肉朋友,但畢竟也將他歸為朋友。葉藏卻在后來發現這位朋友并沒有將他當做當做一個真正的人,無非是利用自己達到快活的目的。
為了尋求靠近人類而交友,卻更讓他陷入痛苦的深淵。他也苦苦掙扎,他想尋求救贖,他想抓住讓他繼續走下去的理由。
03
我這樣一個人,惹人生厭、畏畏縮縮、只顧看人臉色行事、對人的信賴之心早已破裂。
于是,他尋求“信賴”,他以為擁有這樣的品質便能夠救贖他。
曾經,他以為快要接近幸福了,他遇到一位女子,一位信賴他人的天才,他已決定要與這位女子結婚。即使巨大的悲哀接踵而至,只要此生能夠經歷一場放縱的快樂,也無怨無悔。這燃起了他的熱情,讓他這樣膽小、怯懦的人也想為之瘋狂燃燒。
他如愿與這位女子結婚。
但是,從中得到的快樂并沒有我想象的那么大,接踵而至的悲哀卻絕非“凄慘”所能形容,遠遠超過了想象。
在一個悶熱的夏日傍晚,他親眼目睹了他善于信賴他人的妻子因為輕易的信賴而與一個沒文化的矮個子商人上床。
信賴何罪之有?他向神明發問。
可自此以后,每當與人接近,傷口便會隱隱作痛。
一夜之間,少年白發。漸漸地,我對所有事情失去了自信,對人類生出無止盡的懷疑,世間生活再也無法引起我一絲期待、一絲快樂和一絲共鳴。
世間再無能救贖他的一切,所到之處盡是不能融入也不想融入的荒謬,世人盡是不幸的人。
1948年太宰治自殺去世,享年39歲。
他在書里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無法接受自己,不能融進世界的悲劇人物,可我也看見了一個純良的孩子。不愿妥協卻被迫妥協,找尋不到救贖,認為自己喪失做人的資格,格格不入卻無力改變,善良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