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03版《倚天屠龍記》后,貼在賈靜雯身上的標簽,似乎已逐漸由“演員”,變成了“好妻子”“好媽媽”。
如今,暌違臺劇15年后,她憑借臺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再度回到觀眾視線,并且實力證明自己的業務能力始終在線。
不得不說,《我們與惡的距離》太適合她復出了。
這部聚焦無差別殺人案件后,加害者家屬、被害者家屬、律師家庭、關聯家庭生存狀況的臺劇,足夠真實,足夠殘忍!
它赤裸裸的將人性中的善與惡,痛苦與矛盾撕開,也將現代女性的生存現狀淋漓的呈現出來。
(劇中一編輯直播時破水仍堅持工作)
職場高壓、婚姻危機、人際焦慮、原生家庭……劇中的女性都在拼盡全力去平衡與斡旋,一如現實中的我們,咬緊牙關,無畏將來,奮勇向前。
1
賈靜雯在劇中飾演新聞臺主管、受害者家屬宋喬安。
原本宋喬安兒女雙全、家庭幸福,可在兒子被殺害后,她的生活徹底失去了控制。
劇中,宋喬安與丈夫劉昭國都是媒體工作者,二人因工作理念不同,矛盾不斷。
兒子離世后,夫妻二人不僅不能相互慰藉,共同對抗這場“人禍”的余波,反而關系更加緊張,家庭搖搖欲墜。
更重要的是,宋喬安一直自責于將兒子獨自留在電影院,在事故發生時,沒能守護他,以至于性情大變,終日靠酒精麻痹自我。
職場上,她成了“冷血女魔頭”;家庭中,她成了“不合格的妻子”“不健康的媽媽”。
下屬們幾乎都懼怕她,罵她沒有人性,對她避之不及;丈夫嫌棄她脾氣差、擺臭臉,不可理喻;女兒詛咒她,為什么不跟哥哥一起去死。
沒有一個人站在她這邊,沒有人能夠理解她的痛苦,一切明明不是她的錯,可是,到了最后仿佛全是她的錯。
這是因為,喪子對于一個母親的打擊是致命的,是你至親的人都難以想象的。
她無法逃離悲痛,卻又不得不為了活著的親人,努力的活下去,所以她在崩潰與自我壓抑中,變成另外一個人。
劇中宋喬安最讓人心碎的場景有兩處(這也是賈靜雯演技爆棚的兩處)。
其一:
兇手李曉明的妹妹李大芝跑來質問宋喬安。
面對質問,宋喬安徹底爆發,她強行壓抑的體面被無情的撕碎。
她在聲嘶力竭之后,她只能將對仇人的恨,對失去兒子的痛,以及一個母親的無助和脆弱,幻化成一句:那我的兒子有活下去的權利嗎?
其二:
丈夫劉昭國要將兒子的東西扔掉,她終于徹底崩潰,失聲痛哭。
兩年來,她始終在逃避,她不敢進兒子的房間,不敢碰兒子的東西,不停地用酒精麻痹自我。
如今,丈夫讓她直面痛苦,就如同在緊繃的弦上,又拉了一把,讓這根弦徹底繃斷了。
2
一如戲里的宋喬安,戲外賈靜雯的前半生,同樣經歷了種種生活的磨難。
十六歲時,有著出色外貌的賈靜雯被星探發現,拍攝廣告出道,隨后,順勢開始演戲。
接著,父親將餐飲生意投資到內地,她也跟著北上,考取了北京電影學院。
然而,好景不長,父親投資失敗,背上了沉重的債務,不久還罹患癌癥。母親毫無辦法,弟弟尚且年幼。
于是,20歲的賈靜雯輟學回臺灣,背負起巨額的債務和照顧家人的重擔。
為了養家和還債,她一天的行程里可以排滿10個工作,一日三餐都只能在奔波往下一個工作地的車上吃。兩年內的時間,她接拍16部戲。
瘋狂工作8年后,賈靜雯終于還清了所有債務。原以為,生活的陰霾一掃而散,接下來,可以好好享受人生,享受愛情了。
可是,生活往往不能如你所愿。
賈靜雯與美籍華人、富二代孫志浩相戀。結婚之后,這個男人暴露出了太多不堪的嘴臉。孕期出軌、家暴、甚至在她生產的前夜還抱著辣妹蹦迪到天亮。
賈靜雯毅然選擇離婚。
為了爭奪孩子的撫養權,她跟渣男對簿公堂。那段時間,她滿臉愁容,心力交瘁。
好不容易兩人離了婚,并對撫養問題達成一致意見,結果孫志浩又向法院起訴,追討婚姻期間賈靜雯的片酬和代言費等收入。
36歲那年,賈靜雯以2600萬的代價,贏回了自己和女兒的下半生。
她重新回到事業,用心拍戲掙錢。跑步、健身,給自己一個最好的生活狀態。
終于,她在40歲那年迎來了一個愛她、懂她的Mr.right,后來,還有了三個漂亮可愛的女兒,實力詮釋了”那些打不倒我的,終將使我更強大”。
回頭看《我們與惡的距離》里,遭受生活痛擊、情感極度壓抑、又頑強堅韌的宋喬安,似乎就是為賈靜雯量身打造的。
又或是,賈靜雯的生活經歷,讓她更好的理解并詮釋了這個角色,才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有血有肉的宋喬安。
3
劇中所展示的當代女性生存困境,因為其高度戲劇化,未必會集中發生在普通當代女性身上,然而足以讓觀眾心有戚戚然,并擔心自己陷入類似的生存困境。
當你忍著十月懷胎的辛苦一朝分娩,卻因為忙于照顧新生命,忽略了丈夫的感受,婚姻關系極有可能亮起紅燈;
當你拼搏多年,正處于職場上升關鍵期時,卻因為要懷孕生子或要挪出更多的時間照顧幼小的孩子,期待多時的職位極有可能與你失之交臂;
當你將孩子送入中學的大門,終于有時間關照一下自己的人生時,卻發現不知為何與孩子有了代溝、難以溝通,曾經親密的親子關系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如同劇中的宋喬安的女兒對父母拋出的三連問:
“你們是要離婚嗎?”
“為什么這種事情不跟我討論”
“所以愛會消失對不對?”
即使劉昭國告訴她,即使爸爸媽媽離婚,但是對孩子的愛永遠不會變。
孩子卻像一個看破世事的智者一樣,反問道:
“騙人,你們以前也是因為愛,所以才會結婚生小孩,那為什么現在沒有了?”
need-to-insert-img
這樣的問句,在現實中又對應了多少的婚姻關系和親子關系呢?
4
前段時間,很多媒體報道了一位媽媽帶著三個孩子跳橋自殺的新聞。
那位媽媽今年才27歲,她帶著自己4歲的大兒子,以及一對2歲的雙胞胎兒子,一起從離家幾百米的一座橋上,決絕的跳下。
盡管救援人員拼盡了全力,還是沒能挽回這場悲劇。
need-to-insert-img
這位媽媽留下了兩封遺書,一封遺書是寫給自己父母和弟弟的,她給父母道歉,坦陳了自己的崩潰。
信中寫道:
“我是不孝的女兒、不稱職的姐姐,請原諒我。
或許你們無法原諒,但請為我節哀,我不想你們那么大的年紀了再因為我有什么損(閃)失?!?/p>
“我真的承受不住了,生了雙胞胎之后到現在,我沒有睡過一個晚上整覺……這幾年來我真的每天都處在崩潰的邊緣?!?/p>
另一封遺書是寫給自己的丈夫和婆婆的,同樣還是在道歉和自責:
“我知道,我不是一個好母親,不是一個好妻子,更不是一個好女兒,也不是一個好兒媳。
我沒有把你們照顧好,我也很自責,自己是個沒用的人,沒有本事、沒有能力,連最基本的帶娃都帶不好。
娃娃是我帶來的,現在我帶走他們,希望你們的生活也回歸正常?!?/p>
從這兩封遺書的字里行間,我們能感覺到這位媽媽承受了多么巨大的壓力,也能體會到她也曾拼盡全力去扮演好每一個角色。
但是要做這樣的一個“好女人”,真的太難了。
我想無論是劇中的宋喬安,還是現實中的這位媽媽,面對困境、面對崩潰時,定是覺得自己身后空無一人,所以才會用極端的方式來擺脫現狀。
但事情的真相其實并不是這樣。
就像飛機上的安全提示中會告訴乘客,一旦發生危險,務必先戴好自己的氧氣面罩再幫助身邊的小孩。我們每個人在承受壓力,遇到危機的時候,最該保護好的也一定是自己。
生而為人,我們最大的責任應該是照顧好自己。
如同,戲外的賈靜雯,在離婚后單身的3年里,照顧女兒之余,她努力把生活拉回正軌。
跑步、健身、拍戲、和好友聚會、陪家人旅游,滿滿都是積極向上的生活氣息。
正因為無畏風雨,努力成為最好的自己,才能在此后的道路中遇到真正的幸福。
你以為讓她重獲新生的是她現在的老公修杰楷,實則一直都是她自己。
如同,戲里的宋喬安,經歷過生活的重創,在和丈夫做完婚姻咨詢后,面對丈夫的一句“對不起和謝謝你”,開始重新審視自我,逐漸解開心魔,嘗試面對痛苦,為這部沉重的故事投下了一縷希望的光芒。
— END —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立即刪除
合作、轉載請加微信:tiaoerma? 或關注公眾號:tiaodeqimiaolvx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