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我們都在心里想要是今天沒有什么煩心事添堵,就不會有焦慮而又苦哈哈的樣子。
可是,有一句是怎么說的,“舒服是留給X人的”。
這臉打的。
現實從不會按我們的意志來安排,它只會遵循自己的運行方式,才不會考慮你想要什么樣的生活。
焦慮是人類性格里的天性,誰都無法回避。
我們從遠古走來,鬼知道這一路經歷了些什么。活不下去、吃不飽、穿不暖、找不到人配合繁延下一代。
總之,人能夠遇到的每一件事,無論大小都有可能會引發我們的焦慮。
小孩子總不會有吧,也許你會想。錯,小孩子的焦慮是如何吃到那一顆糖。
人們為什么會焦慮是因為面臨的事,因為無法控制會出現與自身利益不相符合的結果。
所以,利益才是人們焦慮的關鍵。
焦慮不會因為你有多么無奈、多么痛苦就會輕易放過你,但也不是就得倒在它面前。
生活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場面,因為一些鎖事不能解決,我們通常會大發脾氣,弄得自己好生狼狽。
盡管發了脾氣,該做的事一件都不會少,而且還是會完成。
但我們就是怕了“焦慮”這兩個字,有的時候立在面前,應該理智一些,而不是倒下。
我有一位女性同事,暫且稱她為阿敏吧。
阿敏工作有24年了,生性十分膽小。從早上女兒為什么不能準時起床,到網點下班有沒有安全布防,全都在她的焦慮范圍以內。
所以單位的人都會覺得她好笑,給她總結了一條,下班的時候,阿敏不是在檢查網點布防就是在去檢查網點布防的路上。
有一次為了讓家屬們理解銀行工作辛苦,就邀請員工家屬一同聚餐。酒過三巡,阿敏的老公春哥來敬酒,于是多聊了兩句。
就著酒膽,他跟我說了一件讓人哭笑不得的事。
阿敏下班回到家屬院,被周四姐家的哈士奇給踩了一腳。她回家以后擔心得不了,非讓在醫院工作的老公連夜打電話向防疾中心,確認會不會得瘋狗病。
而且還一再叮囑春哥,如果她得了瘋狗病見馬克思去了,就必須得慎重承諾諸如好好待女兒、不找惡毒后媽之類的事。
結果,春哥說快把他先說去見馬克思了。
不是所有的焦慮都只讓人抓狂,焦慮其實是生活中一個又一個目標,只是我們沒有意識到。
試想一下,為什么我們會焦慮,從結果反推過程,就是我們不能很好地控制事情發展的過程。
明白這一點,我們就知道,焦慮是能夠被解決的。
在重慶上班就是焦慮跟好處一樣多,但最讓人焦慮的就是交通,聽說已經超過北京成為中華第一堵。
單位是打臉卡來考勤,這點讓人有點無奈,想跟機器融通一下的機會都沒有。
小年青們是經常痛苦于此的,因為早上的重慶就是與堵塞戰爭的城市。
小杜沒車,就選乘輕軌,按理說輕軌準點又不堵,不應該遲到,但隔三差五地會向領導求情補個假。
小夏有車,雖然會堵,但也不至于只有一條路來上班吧,還是出現跟小杜一樣的情況。
經過我大半年的考察,我發現,原因是他們自己造成,愛掐著點出門。
8:30上班,有車沒車的都掐著時間8:10出門。
可重慶早上的輕軌是一場人肉罐頭的惡夢,人們都擠得沒有了生理敏感區的顧忌,也擠不上去三號線。
而開車上班的人,看起來風光,卻是在幾座大橋上望著比龜慢的車龍興嘆。
我看他們間或一天都被遲到影響心情,就給了他們一個建議,提前30分鐘出門,因為那個時間啥都不堵。
焦慮看似在生活里給我們平添了許多麻煩,但轉念一想,是不是由于我們對現實情況的估計和準備不充分造成的。
物理學上有一個專業詞“蟲洞”十分有名,講的是蟲洞連接的是兩個時空,盡管這個沒有得到有力的證實,因為蟲洞是由黑洞構成。
現在的科技水平,一是根本沒有接近黑洞的可能,二是就算接近也會被黑洞強大的吸引力扯得七零八落。
焦慮是不是看起來就像是生活里的黑洞,當我們遇到事情不能有效推進或完成,那種心理上的黑洞真的會吞噬掉我們的心情,更遭的是會被老板批得貼到地板上。
一個世界因為焦慮毫無生機,另一個世界卻是多姿多彩,怎樣去?
既然焦慮是與我們生命周期時刻相伴的伙伴,如何有效應對它,才是關鍵。
一、無法避開焦慮,就放開心接受它。
二、理性對待焦慮,正確認識自己和它的關系。。
三、先找自己的原因,再找事情處理上的癥結,理清思路各個擊破。
四、焦慮與利益相關,如果不重要、不相關的利益可以舍去,一切都ok.
生活如果是大師,我們就是生活的學生,焦慮就是生活出給我們這些學生的一個又一個難題。
請相信生活不是來打壓和打垮我們的,正是由于有這些莫明出現的問題,我們才有機會從自己的麻痹里清醒過來,借由思考自己的行為方式是否正確,續而改進,這是進步的過程。
而焦慮正是我們從那個毫無生機的世界通向多姿多彩世界的通路,雖然有很多壓力和困難,但經過這些磨礪,我們終會迎來屬于自己的從容自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