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交往中的期望值管理能力

我高中有個同學B君,平時上課不好好聽,作業也不按時交,平時成績也非常差,但是每次開家長會的前一次考試都能考得特別好。老師本來對他不抱多大的希望,在老師們的眼里他也早就被打上“差生”的標簽,但是突然成績考得好,老師們都很出乎意料,結果在家長會上都會當著家長們的面好好的表揚他,他的父母也很高興。而我是屬于那種成績一直是四平八穩的學生,有的時候甚至會在關鍵的考試中栽跟頭,當我成績下滑了哪怕幾名,老師就會很失望,都來提醒我這段時間要認真讀書。

對于這樣的結果我覺得太不公平了,我心里想自己成績再差也比B好,怎么老師們都表揚他卻總是批評我。

有一次我就找到B君把這事跟他說了,這小子陰笑地對我說:這你就不懂了吧,我這是在有效管理老師們對我的期望值,我平時成績很低,老師對我的期望值也就很低,當我突然一次表現好了,老師會感到很驚喜因為我超過了他們的預期,老師當然要來表揚我咯。(崩潰~)

聽B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我當時就表示很佩服,想要跪地給她磕幾個響頭拜他為師。這么聰明的點子我咋就想不到呢!

所以以后每次考試我雖然有考第一的能力,但是我會故意答錯幾道題,好讓自己的排名永遠進不了班級前十。

但每回一到重要的考試,我才會暴露自己的真實實力,拿下本來就屬于我的第一名。

這個時候的效果就不一樣了,老師們都覺得我不可思議,同學們都對我暗暗稱奇,這種讓人刮目相看的感覺實在太爽了!爽翻了!

所以我很感謝B君,教會了我人生中很重要的一課——開始先壓低別人對你的期望值,等到關鍵的時候放大招。(這個方法后來我屢試不爽)

后來我看過的、聽來的故事和事實都一一證明了這個觀點。

我們都知道影視劇中會有正派角色和反派角色,正派可能有一天會變壞,反派有一天可能會變好。

我們先從正派角色變壞說起。我們應該都看過蘇有朋、高圓圓版的《倚天屠龍記》,高圓圓飾演的周芷若本來是一個很善良的姑娘,對張無忌那絕壁是真愛啊,但是后來變成一個陰狠毒辣的女魔頭。反正我當時越往后看越對周芷若恨之入骨,直到現在高圓圓都成了我的女神,我還對她飾演過的周芷若耿耿于懷。像這樣本來是一個很正面的角色,隨著劇情發展發生了一些變故成了一個壞人的還有很多,比如《甄嬛傳》中的華妃,《神雕俠侶》中的李莫愁。

我們再來說說那些反派角色變好的故事。電視劇《大宅門》中的白家三爺,他年輕時幾乎壞事干盡,前期游手好閑、間接害妹妹摔死兒子、鬧分家、吃里扒外和外人一起奪取自家家業、偷藥方并且打白景琦、帶小白景琦逛妓院,中期間接害妹妹被日本兵強奸、扣留黃春多年敲詐詹家巨款,后期慫恿白景琦兒子做假軍服而入獄,可謂是十足的敗家子、流氓。整個四十集的電視劇,到了最后一集,哎,這貨突然抗日了。這時候觀眾對其好感度突然爆棚,甚至超過了許多沒有爆點的正面角色,前幾十集的種種劣跡簡直可以一筆勾銷了。

這一點在情場上也是一樣的,浪子回頭會得到很多贊美,許多女人甚至可以不去計較他以前是個多么爛的人。但“好男人”一旦被抓到一次不老實就會被打入“渣男”的行列再也不得翻身,娛樂圈這樣的例子年年有,劉易陽啊又是個曾小賢!在中國當好男人,如果你一直好下去,那ok沒問題,很多女人都會被你感動的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個個都想要和你生猴孩子。但是此后你就要背著“好男人"這個包袱一輩子,你要是犯了錯,有老婆了還敢出軌,再想讓大家來原諒你,那對不起,早干嘛去了!所以,沒事別裝什么好男人,你敢保證自己以后一定不會犯男人都會犯的錯,還不被抓到證據嗎!(其實我不是這個意思,囧!)

對于女人也是一樣的,娛樂圈中開始以清純玉女形象示人,卻在外面亂搞或者插手人家感情當起小三的女明星,最后的結局都是受到大家的譴責和臭罵,這輩子估計是不能真正得到觀眾和網友的原諒。

這里有個公式:Happiness=Reality-Expectations

我們都知道要讓自己感到滿意的一個方法是降低自己的期望,那么現實生活中我們要討好很多人,又該如何做呢?

在家里我們要讓父母滿意,在學校要讓老師滿意,工作中要讓上級滿意,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從一開始有效降低他們對你的期望值。如果你一開始就承諾給一個特別高的結果,抬高他們的期望值,最后你辦不到就麻煩大了。如果你一開始就表現的好像什么都能做,抬高他們的期望值,最后你哪怕有一個不會,你就糟糕了。

要有效控制周圍人對你的期望值,在所有非必要的時刻壓抑自己的表現欲和虛榮心。

總結為一句話,承認自己不是那么的好,坦誠自己不是什么都知道,卸下偽裝的面具,真誠做自己!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