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現代的我們有電話,手機,網絡,各種聯絡工具,所以信件便成了一種很稀有的存在。大家覺得信件不是很方便,又太慢,更多時候為了體現一種情懷,大家或許也會在出去旅游或者其他什么時候給朋友或者自己寄張明信片,而明信片上或許只有一個地址,或者只有簡單的印刷上去的幾句心靈雞湯。
? ? ?今天看了一期節目,名字叫《見字如面》,大概的形式是不同的演員用語言演繹不同的人的信件或者是作品,然后有兩位教授會對信件本身做簡單的解說。首先說這個節目的名字,見字如面。我們看以前很多的信件,開頭很多人會說,見字如面,就是你看到我寫的信就像我們見了面。這樣的話也就表示我下面信里寫的內容都是真誠,真實的,就像我們見了面聊天的內容是一樣的。
? ? ? ?其次,我記得高中時,語文老師曾說,現在火車又再次提速,針對這一件事情,引起了爭論。有人說,這是好事,在路上的時間的縮短,可以讓我們節省很多時間;可也有人認為,這并不算一件好事,這讓我們在路上的情懷消失了,譬如說時間的縮短,或許會讓我們丟失了“近鄉情更怯”的那一份感覺。同樣的,對我自己來說,我總覺得書信的存在是一種情懷,有很多話我們說不出來,但用電腦打出來的又總覺得少了一份人氣兒和真誠,只有自己一筆一劃寫出來的每一個字都有不同的形狀和情意。而且,網絡讓距離縮短,但同時也讓我們失去了等待信件回復的那一份期待感。我想,當你知道遠方有個人給你寄了一封信,但你又不能確定它具體什么時候能到,那一份等待的期待和好奇是美好的。
見字如面,希望你能感受我的真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