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個有趣的情感節(jié)目,一對戀人,隔著713公里的距離(約17個小時的火車車程)異地戀三年。男生在江蘇北部一個三線城市工作,女孩則在北京,做職業(yè)胸模。在這三年間,兩人漸行漸遠(yuǎn)。女孩的職業(yè)讓她變得越來越性感,男孩則比較傳統(tǒng),難以忍受自己的女朋友總是穿內(nèi)衣給別的男人看。
女孩很不滿,想要分手。胸模這份工作給了她很好的物質(zhì)生活,她也因為良好的身體條件而被很多人欣賞。然而男朋友非但不支持,還反過來限制自己,實在是太過分了。
而男孩雖然憤懣,但也不愿意放棄女孩,他知道女孩曾經(jīng)是樸素單純的一個人,只是去了北京之后才被浮華的社會風(fēng)氣帶壞了。他想把女孩帶回江蘇,讓她做回曾經(jīng)那個單純的自己。
此時,當(dāng)故事講完,一個磚家就說,顯然是浮華的物質(zhì)生活使女孩的本性發(fā)生改變,由儉入奢了。
乍一聽還挺有道理。但這個出身貧困的女孩,她對財富的渴望真的是賺到錢后才有的嗎?不,是從她還過著窮日子的時候就有了。她以前樸素,是因為沒條件去奢侈。現(xiàn)在有條件了,肯定讓自己去“輕松”一下了。
男孩僅憑外表就斷定女孩的品性,以為她不施粉黛就是甘心樸素。事實上,大部分女孩都是愛錢的,說不愛的要么沒窮過,要么不差錢。
而像女孩這種出身貧困的人,改變貧窮的欲望就更加強烈。
如果男孩沒有了解到這一點,只是一味地覺得是浮躁的社會扭曲了女孩的價值觀,那么結(jié)局就是一拍兩散。
且看女孩,從一個什么都不懂、什么都沒有的丫頭片子,搖身一變?yōu)橐粋€穿得起漂亮衣服、買得起昂貴化妝品、用得起高價手機的麗人。對男孩來說,那是拜金;但對女孩來說,那是進(jìn)步。
她從小到大都沒有得到過這么多。每天目光在她身上的男人,數(shù)都數(shù)不清;每天收進(jìn)錢包的錢,足夠她給父母親和家里的弟弟妹妹買他們想要的東西,而不用左右比價。
而他,一個沒能力給她這些,也沒辦法在事業(yè)上幫上忙的男人,卻要求她放棄一切,只為滿足他那可憐的男人尊嚴(yán)?如果你是這個女孩子,你愿意嗎?
男孩子們,千萬別因為你想保護一個女孩,就要她接受你的保護;也不要因為你覺得這是為她好,就要她放棄一切做你覺得正確的事情。不是所有的女孩都渴望男人的庇護,不分青紅皂白就硬塞給別人,跟大男人主義沒什么兩樣。
而對于女孩來說,精神和金錢,男孩至少要滿足一個。如果男孩有錢,那么感情少一點也無所謂;如果男孩有愛,那么經(jīng)濟差一點也沒關(guān)系。但要是男孩既給不了物質(zhì),也給不了精神的話……
那就不要怪女孩狠心,放棄這個男朋友了。
當(dāng)然,女生也有值得反省的地方。她對現(xiàn)狀的沾沾自喜,就暴露了她的天真和短視。
正如男孩所說,女孩心思單純。她對身邊的人和事缺乏警惕性,容易上當(dāng)受騙。而單純的人一旦受騙,就更容易負(fù)能量爆棚,變得懷疑社會懷疑人生,搞到最后誰也不相信,信天信地信鬼神,就是不信人。
其實女孩完全可以籌劃著換下一份工作。畢竟青春飯再好吃也只能吃一時,風(fēng)光過后還是要回歸生活,用積累到的資本尋求轉(zhuǎn)型。
怕就怕女孩缺乏危機感,滿足于眼前的成功,卻看不見背后的泡沫。
盡管女孩現(xiàn)在活得光鮮亮麗,但內(nèi)里還是透露出一種窮人思維,目光不夠長遠(yuǎn),而且缺乏增值概念(這里沒有任何歧視的意思)。她的消費水平是提高了,但是金錢觀念并沒有跟著轉(zhuǎn)變過來。如果還是沿用過去那套思維,那么即使用著最貴的化妝品,穿著最華美的衣服,也很難掩蓋身上的“窮人氣質(zhì)”。
大城市的好處之一就是能夠給窮困者(包括精神上和經(jīng)濟上的)一個改變思維、擴大視野的機會,讓“窮人”不再那么“窮”。你說物欲橫流的社會對女孩沒有一點影響嗎?當(dāng)然不是!社會環(huán)境確實推動了女孩的物欲膨脹,并讓男孩與女孩的價值觀差距被放大,赤裸裸地呈現(xiàn)在兩人眼前。
但是女孩和男孩的矛盾,真的全怪環(huán)境嗎?也不是,男孩的怪責(zé),大多因為男孩自身也天真,而且不了解實情。男孩與其抱怨環(huán)境,不如親身去體會;女孩與其沉溺虛榮,不如改變自己的思維。雙方為了爭一口氣而放棄三年的異地感情,那沒必要,也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