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之前便聽說過這本書,本打算在學校圖書館借來看,無奈已被借走,所以當時就拿了《萬水千山走遍》打算隨便看看。沒想到一看便欲罷不能,愛上了三毛,于是立即下單買了全集十一本書來,想好好讀(研)讀(究)這位“奇女子”的故事。
《撒哈拉的故事》是全集里的第二本書,鵝黃色的封面溫溫柔柔,對顏控來說一本滿足。書里的故事有驚奇、有無奈、有喜悅、有悲傷亦有感動,大多數人包括我可能一輩子也不會去撒哈拉沙漠,很別提在那里生活幾年,但是聽著三毛娓娓道來的一言一語,跟隨著三毛第一人稱的視角看完了這十七個故事,這種感受特別神奇,仿佛穿越了四十多年的歲月長河,也成為了那時那地的一部分,親身感受著。
在撒哈拉的懷抱里,曾經那個放縱不羈愛自由的三毛,終究還是為了父母、為了愛人收了心,洗手做羹湯,把無聊簡單的大漠生活過得有滋有味。剛開始看書時,不自覺便想起《雨季不再來》里那個四處游學異于她人的三毛,心里一直疑惑她怎么就這樣安安分分過起了人們口中尋常女子的生活了呢?然而看完整本書后,心里模模糊糊有了些自以為的答案。
圣經里說:“萬物皆有時。”其實很多事情都是順其自然、水到渠成的,不管人還是事物都講究個回歸,萬事萬物自有它存在的必要和相應的時期。我一直特別崇拜三毛那樣的女性,聰明有學識有教養,追求獨立自由,亦有四海漂泊的勇氣。以前總以為這樣的女性應當是與尋常女子不同的,不會像世俗里規定的那樣結婚生子、相夫教子,畢竟這樣一眼望到底的人生是多么無聊,多么與新時代女性身份不相稱??墒强赐炅藭⑶矣挚戳艘恍┦聵I有成家庭幸福的女人的故事,我不得不為自己的狹隘所汗顏,不是說這樣的女性便不需要愛人、家庭,而是無論什么樣的女人最終都會回歸到家庭這件事上。我不應該先入為主的去排斥、去自我定義,不是一直恐懼女人一定會被家庭羈絆,而是應思考家庭如何成為一名優秀女性的堅實后盾,甚至是說一個美好家庭肯定有一位不會太差的女主人。
書里我印象最深的兩個故事,一個是《啞奴》,一個是《哭泣的駱駝》。連身體都不屬于自己的啞奴卻彬彬有禮,懂得感恩,亦懂得愛人。他和那些有錢卻粗魯無禮的撒哈拉威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前后命運的轉折讓人看的心疼無比,最后即將被賣到不知何處卻掙扎著回家給了親人最后的擁抱,看的簡直淚奔,那種直入胸腔的悲愴無力實在是難以描述。另一篇故事呈現的是那個動蕩年代里獨有的一份悲壯、豪邁和深情。
很感激三毛能將她所處那個環境里的故事帶給我們,也很幸運能站在今天用一種逆流的視角去感受四十多年前的悲歡離合。原來過了這么久,很多事或許外觀不同,但究其本質,竟然都是差不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