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生不才。先嘗試拆解,再提供方法。
你說,從小感覺自己做事很不容易,而別人就能輕而易舉。比如喜歡唱歌,但音準不好,路癡。記不住人,無法深入思考。
看上去你好像不能接受自己的缺點。對自己的不足之處耿耿于懷。如果允許,可能會寫滿三張a4紙。
似乎覺得自己做什么事都應該馬到成功,一帆風順。在所有方面都該精通,一學就會,甚至不學有術。
可現實是讓人失落的,對比別人的成績,再看自身的缺點,確實讓人很難過。
以前我也這樣想。直到遭遇社會毒打多了,明白,很多事情都是我的想當然。我能怎么辦呢?
大概就是破掉想當然之后好好生活。根據描述,我感覺你可能是剛被打破想當然,處于幻滅的階段。
感覺別人都很厲害,而自己干啥啥不行,吃飯第1名。我也經常有這種感覺,現在才知道,看人挑擔不吃力,自己挑擔累斷脊椎。
看武俠小說時經常想,如果他這一拳揮出去有萬斤之力,那肯定打倒對手。但一個人怎么能有萬斤之力?
看上去他完成這件事不費吹灰之力,水到渠成。真正切換到他的視角,不費吹灰之力的是少數,大多經過長期的積累,刻意的練習,甚至包含無數次失敗。
看上去輕松,可能主要因為我不是他,我是在旁邊看。
接下來描述小學初中時學習很好,生活幸福,被人喜歡。好像生活在伊甸園里的亞當和夏娃。
但高中文理分科后,你選了理科,感覺有些吃力。大學更吃力了,與此同時,看到了更多自己的弱點。
你好像不能接受自己的弱點。跟弱點相伴的是荒廢,不想努力,一努力就會痛苦挫敗,之后更長時間的放縱,進入惡性循環。
然后這種糟糕狀態,蔓延到自己的所有方面。學習做不好,拒絕社交,拒絕參加活動,什么都不想做。甚至退化了,內心枯萎。
看起來你似乎不能接受自己的虛弱,由一點的虛弱污染到了所有方面。還感覺你有點職業枯竭,有工作能力,沒有工作動力。
首先虛弱,一般是無助感帶來的虛弱。我沒有力量,我很虛弱。可能會導致以下幾個問題:
1.擔心外界一旦有敵意,虛弱的自己抵擋不了,甚至會被毀滅。
2.自己這么虛弱,這會引起嚴重的羞恥感。
3.因為嚴重的羞恥和恐懼,導致一個人不敢面對自己。
4.不能和強大的力量合作,因為這會喚起自己的虛弱感。
人容易接受身體的虛弱,而難以接受心靈的虛弱。就像有人覺得找心理咨詢師,就證明了自己的虛弱,像是一個心靈虛弱的人在向心靈強大的人找依靠。
也是從自戀走向依戀的過程。我覺得虛弱的對面并不是強大,而是堅韌。
這種堅韌,大概是一種感覺,是不管強弱,外界如何風雨飄搖,都有一種“我能行,我能控制局面的感覺”。
即使失控了也知道,失控的背后并不是死亡或深淵,而是有一個值得信任的力量。
虛弱之所以難以面對,是因為虛弱既會帶給自己“我很差勁”的羞恥感,更會讓人擔心自己虛弱時,外界毀滅性的能量會消滅我們,本質是一種死亡焦慮。
從全能的自戀覺得,我做什么都可以,什么都馬到成功,不管哪個方面。到無助的虛弱,我什么都不行,我很差勁,我是個廢人。
這好像一件事情的正反兩面。這個世界是非黑即白的這件事,要么我完全OK,要么我絕對不行。
只是就我的觀察,好像不至于。黑白之間有著無限的灰色地帶。
這件事不好,有沒有可能是因為你第1次接觸,剛開始,還沒有掌握竅門方法,因為不熟悉,缺乏練習和知識……
再說職業枯竭,我感覺你出現了職業倦怠,雖然你還沒有參加工作。簡單說是,無意義感和情緒枯竭,有工作能力,但沒工作動力。
什么都不做是一種消極自由,是一個人在徹底失去權利空間時,對自己做的一種保護。
疾病的英文叫disease,精神疾病的英文叫 Disorder.前者更傾向于某種器官出問題,后者更傾向于功能失調。
當你感冒了,潛臺詞是在說你的鼻子或者是喉嚨出現了炎癥,沒有辦法正常工作了。
當你情緒出了情況,潛臺詞是在說你最近因為心情不好,導致本來發揮功能的部分,無法發揮功能,正常工作。
怎么辦呢?
首先關于自戀和虛弱。有個小技巧,姑妄聽之。
從自戀走向依戀。選個人,選一段關系,在關系中投射出你的自戀與虛弱。
在現實中表達自己的敵意和攻擊,開始去做“壞人”,并不斷錘煉自己的戰斗力,從而能掌握自己的力量。
最終這份力量不會導致破壞,而會導向保護自己,伸展自己,并促進關系中的連接。
投入的去愛一個人,投入的去做一件事,你會看到幸福降臨。
關于職業枯竭。你是自己的救世主,你是自己的天使,是自己的上帝。如果你不選擇拯救自己,那沒人能救你。
我特別喜歡一段很美的話:
一個人在自己天賦的指引下,興趣,工作,生活,理想都結合到一起,發光發熱,照亮和溫暖別人……
愿你成為你想成為的人,謝謝你的欣賞,期待你的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