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家里出發的時候,一直在搜索北京和深圳那個城市更好。看了很多的評論,心里對于深圳更加期待,可能是深圳更加年輕,沒有北京的皇城貴氣;可能也是看重深圳的綠化空氣更加適宜;還有可能就是說深圳離港澳更近,離東南亞也更近,方便旅游的。
總之,我來了!
沒有看到之前看到的那句廣告語“來了深圳,你就是深圳人”。不過也可以理解,在深圳的街道隨處可見這樣的標語反倒是很奇怪的一件事。畢竟,假如你在家里,反復聽到你家人對你說我們是一家人,你肯定會認為自己是撿來的。
可高中的同學的一句話,卻讓我一直再思考。他說深圳是一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即便在這里沒有房。所以,我很想將自己在深圳的這些年記錄下來。也許我也不知道自己會在這座城中工作多久,未來是一個不確定的數,因而我選擇記錄下所在日子的感受。
每一個年輕人到達大城市,都會被定義成某某漂。就像水面上的浮萍,沒有定根,隨波逐流,可見其中的不容易。
不過,還是借用下其中的名字,姑且稱自己為深漂。
深圳的初印象,不算驚艷。剛來的這會時間并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詞語去形容它,不像上海的外灘的現代時尚,北京的故宮天安門皇城氣派等能夠讓人一眼就可以識別出來的。
更多地讓人感覺到來到深圳,似乎是去達香港和澳門的前站。就連地鐵卡都有深圳和香港通用的,可見其中距離之近。
幾天時間,都是在深圳關內的南山和羅湖區面試和閑逛。穿梭于現代化的辦公室和各種類型的公司,還逛了深大,某著名書店,世界之窗。剛又辦了張深圳圖書館的借書卡,在圖書館中打著這段初識深圳的話。
突然覺得深圳就像是目前二十來歲的年輕人一樣,就像我們一樣,充滿著年輕活力,卻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或說是標簽的。
在這座城市中,沒有厚重的歷史感,1980年才開始設立特區,總共發跡的時間不到40年。特別是在南山區這塊,市政規劃十分現代綠化,沒有擁擠的公路和周邊高樓林立中陳舊小區。因而,在我眼中,深圳就是一座新城。
深圳中的年輕人很多,比我想象中的多。應該是有很多和我一樣的年輕人來到這座新城。每個人過來都有著自己 的想法,想要追尋自己所追尋的事物;可能有些人還沒有著明確的目標,想來深圳尋找自己的目標
深圳的服務意識非常好,不管是物業管理,還是街邊的保安待人接物,能夠讓人覺得文明待人。甚至于說在這樣的環境下不講禮貌會是多么丟人的一件事。
深圳,可能承載著很多草根的夢想,似乎在這座自由之城中,人們都可以去追逐自己的想法也是沒有界限的。目前來看到圳是一個可以憑你自己去打拼的城市,創業型的公司和大型公司的職位比較多,可以供多種人需求。這里不講究人情,講究你的實力和韌性。只要你肯去付出,肯去努力,你終究會收獲到你的成功和應該有的尊重。
深圳,號稱圖書館之城。因為年輕,更需要多讀讀書,多增加自己的見識。年輕人很多,在這座城市中,似乎很難讓自己可以懶惰下來。年輕人有著自己的壓力,不管是事業還是個人上的,浪費時間是一件可恥的事情。讀書,多讀書,是值得尊重的事情。
來這幾天,似乎對于之前自己在家里的時間觀念想要改改。這邊,一個人獨處,似乎更可以讓自己完成更多的事情。
時間尚好,年少正青春。
深圳,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步伐和想法。因此,在這里想要找個合適的人談情說愛的成本似乎也是挺高的。畢竟都想出成功的年紀,很難再為另一個人去付出很多,特別是時間。深圳,可能更多是現代的文明,卻少了些人情味,少了些煙火。
深圳的生存壓力確實很大,這幾天若不是暫住朋友家的話,每天的開銷著實讓人吃不消的。吃,住的壓力,在關內很難不讓人對于公司的工資要求不高的。聽說這邊的衣服還是比較便宜,有空可以做起代購了的(玩笑話)
最后,在圖書館,看到了幾個也喜歡寫小說的人。似乎對于自己的這個愛好可以持續下去的了。加油-------2018.3.16
深圳,一座機遇之城,與子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