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六
? ? ? ?說起吃雞蛋,我不得不多嘮叨幾句了。 至于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就暫且不管那么多了,但在我的記憶里,是從養小雞兒開始的。
? ? ? ?每年春天剛過,大地萬物復蘇,大街小巷里就會時常聽到“賣小雞兒來,賣小雞兒嘍”的叫賣聲。出門,只見一個騎著車子,車子的后座兩邊挎著有三四層的鐵籠子,鐵籠子里傳來“嘰嘰喳喳”的聲音,每層籠子里都是擠地滿滿的小雞仔兒。母親聽到后,趕緊叫住,便和賣小雞兒的講價兒,講好價錢,就開始挑小雞兒了。我是不懂,只記得賣小雞兒的隨手抓起一只,說:“你看頭上這雞冠,放心吧,沒有公雞,都是草雞。”說著,就往母親端著的籮筐里放。
? ? ? ?買完小雞兒,母親就把它們放在一個大大的籮筐里,或是一個廢棄的紙箱子里,每天都會時不時的給小雞兒們撒上一點兒用水泡過的小米,小雞兒看見小米兒,興奮地不得了,一邊低頭啄食,一邊揮動著稚嫩的小翅膀,嘰嘰喳喳的亂叫,十分可愛。到了晚上,放小雞兒的籮筐或是紙箱子是不能放在屋地下或是炕頭的,一定要把盛小雞兒的家伙兒吊起來,因為晚上老鼠太多,一不留神兒,小雞兒就會被叼走的。
? ? ? ?那時,我每天都會圍著小雞兒看,看它們啄食,看它們喝水,看它們嬉戲,看著它們一天天長大。小雞兒長得很快,有一個月左右,小雞兒們就可以自己覓食了。此時,它們是公雞還是草雞已經很分明了。看著院子里互相追逐的小雞兒,母親自言自語道:“又上當了,還是有幾只公雞,唉。”
? ? ? ?為什么母親會認為上當呢?因為在農村,買小雞兒的目的是養草雞下蛋,公雞干吃食兒,不下蛋。雖說公雞還有打鳴叫人們早起的用處,但相比下蛋來說,這個作用就顯得微乎其微了。所以,公雞長大后的命運,大多數是賣給那些走街串巷的“買鴨子雞”的人。這些人特征很明顯,騎著一輛破自行車,自行車后面馱著雞籠子,車子后座還別著一個長桿子,長桿子一頭綁著網兜。一邊騎著車子,一邊有曲調地吆喝著:“錢兒買鴨子雞……”聽到有人叫,先是看雞說價錢,說好價錢,買雞的就會拿起套雞兒的長桿子,緊跑幾步,沖著要賣的雞兒一網下去,穩穩地把雞就扣住,公雞只能乖乖的“束手就擒”了。
? ? ? ?小雞兒一天天長大了,活動的區域也越來越大,有的飛到墻頭上,有的飛到房頂上,有的飛到院里的大樹上……
? ? ? ?看著漸漸長大的小雞兒,母親也該管管它們了。母親先是讓我和哥哥把小雞兒一個個捉住,用剪子把小雞兒的翅膀剪去一截,然后就拿來一包“顏色”(色讀音為shai),倒進盛有白水的破碗里,再拿出一頭綁破布的小棍兒,蘸點兒顏色水,給每只小雞的翅膀上涂上一些,這樣,不僅是為了和鄰居家的同齡小雞兒區分開來,更是為了一旦小雞兒丟了好找回來。
? ? ? ?記得當時家家養雞兒,戶戶都有雞窩,白天就會把雞兒放出來開散養,自然院子里的衛生條件就會差了些,雞粑粑隨處可見,在院里走動,要注意看腳底下,一不留神,就會踩上,讓人很難堪。除此之外,還要隨手關門,要不然就會有雞跑進屋里來,把屋里折騰一番,好是討厭。到了晚上,還要轟它們進雞窩,一遍一遍的點數,直至點對為止。要是差一只雞,那可了不得,得趕緊四下里找,實在找不到,只能上房頂吆喝了。
? ? ? ?尤其是在清早或是傍晚擦黑的時候,你會經常聽到在房頂吆喝找雞兒的喊聲。頭兩天,一般這樣吆喝:誰見俺家小雞兒來哎,翅膀上抹著紅顏色(shai),跑到誰家去了,給說一聲。第三天開始,就這樣吆喝:誰見俺家小雞兒來哎,丟了好幾天倆,誰見了趕緊給俺家送回來,再不送回來,俺就罵啦!再過幾天還是這樣吆喝,實在是找不著了,迫不得已,還是要到房頂上去罵上幾句的,只不過是找找心里平衡罷了。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 ? ? ?小雞兒是不能一直散養,得有雞窩,有了雞窩好讓它們下蛋。我記得,在我家院子的西南角,茅房的北邊就是雞窩的位置。我家的雞窩構造是相對比較高級和合理的。在雞窩的下面有兩層,用一排稀疏的木棍兒上下隔開,下面是雞糞,木棍那層是小雞站立的地方,再往上,是有三四間用磚砌成的小閣子,里面可以容納一只成年雞的大小,算是專供母雞下蛋的“產房”吧。“產房”里面墊上了軟軟的、厚厚的滑秸兒,在滑秸兒中央一般都會放一個小雞蛋兒,我們叫“引蛋兒”。“引蛋兒”的作用就是告訴母雞們,這才是你們下蛋的窩。在母雞“產房”的后面,我們還留有一個小小的機關,就是有一個小小的可以打開的洞,開洞的目的就是為了方便看看母雞下蛋了沒有。每當聽到母雞“咯咯噠,咯咯噠”的叫了,我就會跑到雞窩后面,打開機關,悄悄的把還帶有余溫的雞蛋拿出來,留下“引蛋”,繼續等待新的雞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