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簡書”看了好多文章,心里特別羨慕那些在業余能夠繼續追夢的人。——寫給與我有同感的你
大學畢業后,身為“85后”的我已經在某正處級別的國企干了五年,對國企的“風格”,多少有點體會。加上在同一期里第一個被提拔,而且被大部分領導認可,可能我的經驗多少有點“含金量”。
需要強調的是,我沒有關系(不要看到自己單位里任何一個人被提拔了,就覺得是“關系戶”,是他不是你的時候,要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當然,這樣會很痛,畢竟否定自己相當于給自己一刀。),一個人在北京打拼。
與領導相處,尤其是與國企領導相處并且被認可,你需要有“三板斧”。
1.付出&巧干。什么是付出?免費多干唄。什么是巧干?別只知道干活,而不思考怎么做的更好。這里需要對比:F君和我是一期來的,并且是一個運營部門的,我們的頭兒是個股級干部(比副科級還低一級)。那會上班是三班倒,就是幾個人分成三個小組,一個組干一天,三天是一個周期。我那會每天按照頭兒的要求做好每一樣工作,并且在此基礎上做了一些額外的。
比如說:我們部門的職工有300多人,如果誰用自己手機聯系工作事宜,可以簽字,月底統一登記做錢。可用于簽字的本是個大的作業本,職工害怕自己名字沒有被登記,隔三差五就在上面簽一筆。到月底統計的時候因為人多會給登記造成很大的困難。開始前兩個月都是F君的班做這項工作,然后他一做就是一天,不僅別的工作沒有做都留給了下一班的同事,而且有些職工還沒有登記上,來我們部門找麻煩。第三個月到我來做,先是把名字全部輸入EXCEL,再用公式刪除相同項。雖然如此,我還是不滿足,然后想到了一個辦法,這個辦法到五年后的今天他們依舊在用。把部門300多人的人員庫按月打印出來。因為人員庫和打印出來的單據是一一對應的,所以只要再電子文檔中相應的人名背后打1就可以了。月底的紙質單據入庫存根,簡單明了,還有依據,你說氣不氣人?
類似在工作上的小改進還有很多,都是靠自己的主動思考、積極發現去實現的。當然什么加班啦、周末值班這樣的無償付出那都是小事,只要頭兒一句話就要“義不容辭”的上,領導讓你上的時候,你退縮,那有好事的時候,你覺得他會想到你么?
2.要會說話。不要一提“會說話”,你就“奔馳”到拍馬屁。兩碼事好吧!會說話務必先要懂得分場合。辦公樓里一定要叫職名,比如“馬科長”(沈騰、馬麗的春晚小品你懂的),能不叫哥啊,姐啊的就不叫。(有些人覺得為了親切,叫個什么張哥、李哥的,殊不知,你那樣叫了,即使平時私下里關系再好,他們心里的別扭程度你也是想象不到的。)單位之外就要注意了,如果你覺得這個領導可交(畢竟不是所有領導都.......你懂的),不妨就叫的親切些,拉近了關系再有什么事都好商量些。
其次要把握尺度:分人、分事、分程度。分人就是要和管安全的領導聊安全措施和形勢,和管生產的領導聊生產情況,和管宣傳的領導聊宣傳效果。如果你不按這樣的套路來,大部分領導會覺得你真真的是在逗他,當然不排除個別好奇心強的領導。對于同樣一件事有的領導可以和盤托出,有的領導只能說一半,有的甚至一點不能說,原因就在于第一如果你全說了,你在所有領導面前就是“裸著的”。第二這樣的區分基于你對他的判斷,說多少就可以算是一次愉快的聊天了,何必浪費成本呢?
最后要善于發現領導的閃光點并在人后說出來。人皆有優點,這樣做雖然有馬屁之嫌,但實際上只是將領導的優點挖掘出來而已,不要過分修飾就好,至于效果?總會在某一個“恰當”的時候顯示出來的。
3.軟和點。80后,尤其是85后的年輕人個性獨立,思想活躍,更有甚者是桀驁不馴。不說別的,換位思考一下,你要是領導你會喜歡這樣的下屬么?將獨立的個性用于工作的執著上,思想的活躍用于改進工作方法,乃至單位的制度上,桀驁不馴用于做出一件別人很難超越的業績上。軟和點不是讓你唯唯諾諾,不是讓你卑躬屈膝,而是讓你能夠在一個相對平穩的環境下發展(大到我們大中國不就是這個戰略嗎?為了抓住和平發展的有利時機,原來是軟,但現在出國多硬氣!用趙本山的一句話:“美國那么牛,不也找中國借錢了么。”所以一定要透過現象看本質。),不至于被壓制。“剛則易折”嘛。
還有好多話想說,鑒于已經1:00了,以后再聊,希望在《簡書》的大家都能夠個好的前程。
最后送給大家一句話:“拿出在私企干活的勁頭混國企,你的未來也絕對差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