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撒謊,其實你在享受曖昧

“你的溫柔怎可以捕捉,越來越近卻從不接觸,茶沒有喝光早變酸,從來沒熱戀已經相戀。你的衣裳今天我在穿,未留住你卻仍然溫暖。”——王菲《曖昧》

許多人都會遇到這種情況,在一段關系中,對方一直與自己曖昧,卻遲遲不真正攤牌。但凡自己有向前一步的意思,對方就會退后。

就像是一曲無休止的探戈,彼此試探一圈,又回到原點。哪怕是真正步入了戀愛關系,許多人最為懷念的,也是尚未挑明的曖昧時期。

那個時期,就像是春日里的慵懶的午后,朋友們善意的起哄,意義不明的目光相互觸碰,都能撓得人心里發癢。

相較于穩定的關系,曖昧的最大好處,就是不用負責,或者說,不用承擔壓力,這樣的關系讓我們感到輕松,自然也更容易快樂。

曖昧期的感情是最真實直接的

正式確定關系,需要考慮許多現實原因。而選擇曖昧,卻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難以抵擋的相互吸引。這種吸引甚至讓我們拋開了對現實的考慮,第一時間悶頭扎了進去。

看上去差異巨大甚至截然相反的兩個人,內在卻可能是相通的。例如沒有安全感的人,有可能表現得很恐慌,也有可能表現得很強大和無所謂。

它們就像我們體內的吸鐵石,會使我們在意識覺察到對方之前,就必然地鏈接在一起。

曖昧的美在于恰好的距離

我們不用充分暴露自己,而是隔離在一個剛好的距離,我可以選擇讓你看到我的美麗風趣,就好像約會前先做個發型,換上精心搭配的衣裙。我也完全可以把自己的暴脾氣,像臟衣服一樣扔在家里。

精心設計過的我們完美地相處,沒有任何問題。而當正式步入關系,另一部分的我浮現出來,彼此的關系便會受到考驗。

從浪漫期到權利爭奪期

在曖昧期,我們各方面都是相對獨立的,而正式進入關系,我們真正成為利益共同體,分享和妥協會變成巨大的難題。權力爭奪成為了必然

愛遲到、不愛打扮這些原本無傷大雅的小缺點,都不會再顯得可愛,而全部都指向一個中心,“你不聽我的。”

很多時候我們因為一些小事而爭吵不休,實則是對于自己需求的表達。指責對方忘記紀念日的潛臺詞,是被愛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指責對方干涉自己的愛好,實則是在要求尊重。

在曖昧期我們可以保留完全的自己,只拿出一部分相互靠近,就像兩個即將相切的圓,相互依偎。

而走入關系中,我們變成了相交的圓,我們必須重建自己身上的一部分,才能與對方融合,而這個過程會讓我們痛。


知己主義觀點:

我們每個人,也許都曾經或多或少有過曖昧的經歷。我們厭惡曖昧,卻又沉溺于曖昧,戀情往往都要經歷曖昧的過程,也有不少夭折在曖昧的途中。

當這樣一段關系結束,我們可能會怪對方傷害我們的感情。而真正走出來,我們又會發現,好似被動的關系中,我們自己也時不時做出引誘的姿態。

這種糾纏,并不是單方面的,我們自己也是死死不肯松手。這段關系里,沒有受害者,我們兩個人,都是合謀。

愿你有人相愛,即使沒有,你也可以做自己的朋友,有TA的陪伴,永遠不覺得孤單。

來源 | 雨天晴(www.52ytq.com)

知己主義(公眾號:zhijizy)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