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懶惰心理的危險,比懶惰的手足,不知道要超過多少倍。而且醫治懶惰的心理,比醫治懶惰的手足還要難。因為我們做一件不愿意不高興的工作,身體的各部分,都感到不安和無聊。反過來說,如果對于這種工作有興趣愉快,工作效率不但高,身心也感覺到十分舒適。因不適宜的勞動,使身心憂郁而患成的病癥,醫生稱為懶惰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戴爾卡耐基
上小學的時候,每天都迫不及待的完成作業,每次都是做完作業,再出去和朋友玩。感覺那時候的自己一點都不懶惰,感覺那時候的自己是多么的勤奮。早上早起,晚上早睡。一天都處于比較亢奮,比較好動的狀態。雖然的時候不知道以后會怎么樣?但是我覺得當下我做的比現在好。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都應該是從小做起。從小養成好的習慣,對自己的一生肯定有很大的幫助。
上中學的時候,可能自己比較大了,所以思想的比較之前會有改變,也會找機會偷懶和想偷懶的時候,這樣就出現了懶惰這個詞與我的關系。每次做作業都拖到最后一天,或者老師要催著交作業的時候,而且每次數學作業都是抄別的同學的。懶惰導致了我高考時,數學成了“拖后腿”的一科,自己一點也沒有思考,怎么做數學題,也沒有覺得有什么不對。其實就是懶惰。
懶惰在作怪,讓自己成為了一個懶惰的人。這是一個很不好的習慣,但是我不想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可以找出好幾個不需要去做這件事的理由,但最大的理由就是懶惰。一再地拖延或者干脆放棄,等錯過了最好的時機才來后悔當初的不堅定。因此,別為懶惰找理由。
大學是最容易讓人犯懶的地方,就算是在高中時期勤奮地像頭牛的學生,來到大學都會不自覺地放慢腳步,享受這種輕松的生活方式。不需要起早貪黑地拼命背書、做題,不需要全神貫注地盯著老師,不需要每天三點一線。高中的時候總覺得時間不夠用,恨不得一天有30個小時。到了大學,時間一下子充裕了很多,可以自由分配的時間變多了,才感受到自由的感覺。
剛開始接受這種生活的時候,心里會有些忐忑,覺得自己是在浪費時間,就想通過認真學習來消除這份不安。可是看到其他同學都在盡情玩樂的時候,就會心思動搖,手上的書本漸漸吸引不了注意力,就會想別人都在玩,我不參與就不合群了,而且以后再來學習也不遲,現在可以放松一下。于是,用這樣的理由說服了自己放下書本,加入到同學們吃喝玩樂的隊伍中,讓每一天都很精彩。
等期末考試來臨,才會開始緊張和后悔。緊張自己會來不及復習和掛科,后悔當初只顧著玩而沒有認真學習,才發現當初那些說服自己的理由只是為了掩飾懶散。雖然每天都玩得很開心,但是笑完了之后再來后悔也沒有多大的意義了。
別為懶惰找理由,而是要尋找堅持的理由。要找到一個讓自己不會被動搖的理由,才能拒絕誘惑,全心全意地做自己該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