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讀】精讀5分鐘,獲得一心知。這是解讀《意志力》的第4篇:提升意志力,從目標開始。
01 為什么定了那么多目標,最后卻一事無成?
馬上又要到年底了,但心里卻高興不起來。
因為我翻看了年初許下的美好目標,有賺錢,有堅持早起,有堅持寫作,有堅持繪畫,有堅持瑜伽,還有……卻發(fā)現(xiàn)很多都中途放棄了。
在難受之后就是焦慮,又想定更多的目標來完成,讓自己看起來很努力。但新定的目標還沒到三天,熱情消退之后就又想要放棄了。
這就是我們常常陷入的惡性循環(huán):定很多目標——沒有堅持——一事無成——定很多目標。
為什么我們定了那么多目標,似乎很努力,最后卻一事無成呢?
估計有些人會說,根據(jù)前幾篇文章來看,估計是意志力不夠用啦!
難道真是意志力不夠用了?既然意志力像“肌肉”,我們要怎樣讓它“發(fā)達”起來呢?
《意志力》的第三章給了我們答案。
02 富蘭克林的13周完美之旅
第三章有了提升意志力的第一個方法:制定一個清晰的目標。
一想到清晰的目標,我們可能會想到SMART原則(請自行百度),但這還不夠。
制定目標還得把握三個關(guān)鍵點:一次只能進行一個目標,目標之間不能相互沖突,要看到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的聯(lián)系。
聽起來很空?那我給你講講富蘭克林的故事吧。
富蘭克林一看就是個高度自律的人,他的夢想是“想讓道德達到完美境界,希望在這個世界生活中不犯一點過錯。”
但這個目標確實太大了。比如,對道德完美有很多的定義,有可能是善良,有可能是正義。那么,他怎么做的呢?
富蘭克林看了很多偉人的傳記,從里面提取了13個共同的美德:節(jié)制、緘默,決心、節(jié)儉,勤勉,真誠、正義、中庸,清潔、平靜、貞節(jié)、謙遜。
然后,他給每個美德定下一個小目標,比如“秩序”就是“生活物品要放置有序,工作時間要合理安排。”把空洞的目標變成了可觀察可衡量可執(zhí)行的行動,也就是做了一個SMART定義。
定義目標之后,就得制定計劃了。于是,他給自己制定了一套課程,類似于現(xiàn)在的**天**訓練營之類。如果我來命名,可能就是:13周完美之旅。
在這13周里,他會在每周集中關(guān)注一個最重要的美德,并把它寫在自己記錄表的第一位,避免出現(xiàn)任何違反這個美德的行為。其余的12個美德,則正常記錄和檢查。如果出現(xiàn)違反美德的行為,就會記錄一個小黑點,如果沒有,則是空白。
比如有一周,他重點關(guān)注的是節(jié)制,那么他就會在那一周著重避免違反節(jié)制的行為,其余美德就正常記錄和檢查,但不特別關(guān)注。如他可能會記錄星期一緘默和真誠不夠,星期二秩序和勤勉不足,星期五違反決心和節(jié)儉……但是,這一周他實現(xiàn)了自己定的小目標:節(jié)制的那行是空白的(沒有違反行為)。
在下周再重點關(guān)注其他的一個美德,同時希望上一周修煉好的美德機制成為一種習性,即使不重點關(guān)注,也能繼續(xù)保持下去。
這樣訓練13周,基本的完美之旅就完成了,然后再進行新的一輪,理想狀態(tài)是最后小冊子上沒有一個黑點。
厲害吧!富蘭克林可謂是自律的典范。但就是這樣,他的小冊子上也還是會有黑點,不過這也不妨礙他成為我們敬仰的一位偉人。
03 定目標的四點啟示
那么,從他的故事中,我們能獲得什么啟發(fā)呢?
NO.1 把大目標分解為清晰的小目標
我們常常會定下這樣的目標:做個善良的人。那么,什么叫善良呢?是幫助別人還是誠心待人呢?這就是一個非常模糊的大目標,我想富蘭克林的方法或許可以使用。
如果把養(yǎng)成某種品質(zhì)作為一個大目標,那么就一定要依照SMART原則將其重新定義。比如,我定的善良,或許就是:我不欺騙他人,當我看到有人處于困難時,我就會力所能及地去幫助TA。
這樣,會不會更容易達成?
NO.2 看到了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的聯(lián)系
他曾說:“雖然我從沒有達到我最初想要達到的完美境界,而且差得很遠,但是我通過這些努力使自己得到了很多快樂,而且比沒有做過這樣嘗試的我要完美很多。”可見兩種目標之間的聯(lián)系,一直激勵著他往前走,結(jié)果也令他進步很大。
所以,我們的短期目標一定是跟長期目標發(fā)生聯(lián)系的,并且服務(wù)于它。每次思考目標時,得思考下他們之間的聯(lián)系再行動。
NO.3 一次只定一個目標
比如,富蘭克林一周只給自己定達成一個美德的小目標,這就保證了我們的意志力用在一件最關(guān)鍵的事情上,它也非常符合意志力的原則:一次從一個賬戶中提取,過多就會消耗,向誘惑屈服。
但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制定這樣的目標:工作上更進一步,和伴侶多一些親密,教育好孩子。可是,你的意志力是有限的,時間也只有24小時。怎么分配呢?如果平均用力,都想做到,那必然會耗費極大的意志力,也容易違反下一條原則。
NO.4 目標之間不能沖突
富蘭克林的小冊子為什么會有黑點呢?作者就提到,因為13個美德可能在某時是相互沖突的。如要做到勤勉,他可能會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自己的學習和工作上,就很難做到清潔。
又比如上面那個難解的問題,也是因為目標之間有了沖突。如果我們改進一下:比如在一個月里重點加強和伴侶之間的親密;在下一個月里集中處理孩子的問題;在第三個月里集中處理工作的事情,我想或許效果也就不一樣了。
所以,我們在思考目標時,一定還要把重點放在目標之間的關(guān)系上,多角度思考,定出互不沖突的目標。
此時,我們回到文章最開頭的問題:為什么我們定了那么多目標,似乎很努力,最后卻一事無成呢?
因為我們違反了意志力使用的原則,違反了目標制定的原則:要么目標不清晰;要么目標沒有分解成可執(zhí)行的小目標;要么太貪心了,一次想完成多個目標;要么目標之間存在沖突。
那么,要改變這樣的狀況,除了遵守目標原則,還要注意什么呢?
04 找到關(guān)鍵目標至關(guān)重要
這就是我想說的四個字:冥律分布。
你是否注意到?意志力的使用,也遵循這樣的一個規(guī)律: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呈一個冥律分布的狀態(tài)——高度的不公平,20%的人擁有80%的財富,20%的客戶帶來80%的生意,20%的詞匯表達80%的信息……
所以我想,我們所有的問題應(yīng)該都有一個最關(guān)鍵的本質(zhì)問題,如果我們每個月只定一個關(guān)鍵的核心目標來攻克這個本質(zhì)問題,并投入80%的時間來完成它,那么,到了月底,這個月其它的80%的小問題,可能也就同時解決了!
這樣推理,找到關(guān)鍵目標才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按照冥律分布,我們應(yīng)該把80%的精力用來找到自己的關(guān)鍵目標。
比如,有些人既想做斜杠青年,又想工作上一個臺階,但卻發(fā)現(xiàn)這兩個目標是矛盾的,因為都要投入晚間的休息時間,但只能做一件。
此時,我們不妨再深一步:做這些的目的又是什么?
我想不少人會說:“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取得個人成長。”
那么,我們就要從這個目的出發(fā),看看斜杠青年或工作上臺階有哪些方面是跟成為更好的自己一致的呢?
留下一致的,暫時將不一致的目標封存。
這樣就能找到那個最關(guān)鍵的奮斗目標了。
那么,你的關(guān)鍵目標是什么呢?
Hi,你好,我是素心故事坊。
愛好寫寫文,繪繪圖,從艱澀難懂的心理學中讀出簡單,懂得初心。
今天是小欄目【素讀】——精讀5分鐘,獲得一心知,讀懂艱澀的心理學。
[無戒365極限挑戰(zhàn)訓練營? 第2周第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