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聽到這樣兩句話:
有的人20歲已經死了,只是70歲才埋;
有的人年華已逝,但生命依然春意盎然;
不知道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呢?
是活著的行尸走肉,還是蓬勃活力的清泉?
我們肯定奇怪,為什么20多歲已經死了,70歲才埋呢?
因為他們早就失去了人生的目標與激情,在他們眼里,所有看的,聽到的,都已經知曉。這個世界已經沒有什么超越他的理解。生活對于他們來說就是早九晚五、一日三餐、按部就班,猶如一潭死水,再也激不起一點波瀾。
20歲到70歲這五十年的時間如行尸走肉一般,麻木地行走著。
那群年華已逝,但生命依然春意盎然的人,他們為什么會有這么強的動力源泉呢?
猶如最近看到的那位“80歲的中國少年”——王德順
他在24歲做話劇演員,44歲學英語,49歲北漂研究啞劇,50歲開始健身,57歲創造“活雕塑”,65歲學騎馬,70歲練成腹肌,78歲騎摩托,79歲上T臺......
**很多人都覺得這一切都是滿滿的雞血,也有人說這是頑強的毅力,
還有人說這是永不放棄的堅持········
**
但我想說,
這一切都是因為他有一個美好的夢想,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并且為這個目標制定了詳細的行動計劃:
當他困難時,他用夢想激勵自己;
當想放棄時,他用夢想鞭策自己;
當遭遇冷眼時,他用夢想溫暖自己······
在每個階段他都按照自己的步驟和計劃一步一步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最終走進了夢想的殿堂。
如何像老爺子一樣精彩的活著?
我們可以先定一個小目標:
“比如先賺一個億”(O(∩_∩)O~、開個玩笑)
制定一個年度目標是切實可行的
制定一個年度目標是切實可行的
制定一個年度目標是切實可行的
(重要的事說三遍)
DISC就是一個很好的制定你的夢想計劃的工具。
DISC是性格分析的一套理論,是1928年美國心理學家白宮測謊儀的發明者威廉·摩頓·馬斯頓在其著作《常人之情緒》中首次提出。
DISC根據人的行為風格將人劃分為四類:
D型:支配型,屬于指揮者,發號施令者,關注事,獨立果斷,自尊心極高。典型人物代表:拿破侖。
I型:影響型,屬于社交者,口才好,追求互動,熱忱開朗,活潑樂觀。典型人物代表:克林頓、李敖、吳忠憲。
S型:穩健型,屬于支持者,按部就班,為他人著想,決策時難以決策,堅持信念。典型人物代表:甘地。
C型:謹慎型:屬于思考者,擅分析,重思考,以程序為主,注重細節,高標準,完美主義者。典型人物代表:比爾.蓋茨。
雖然我們說DISC是研究人的工具,但是我一樣可以把他用在年度計劃的制定上。
很多時候我們其實都沒有計劃,不說年度計劃,月計劃基本都沒有,所以也不難理為什么當下那么多人活的很焦慮與不安了。
咱們不賣關子了直接上干活,一起來看看怎么做:
D——Direction 目標導向,找準方向,理清思路;
** I ——Imagination 五感并用,用心感受,突出畫面**;
C——Circumstantial 分析合理,細節詳實,完美達成;
S——Source 找到資源,尋求支持,落地運用。
第一、運用D——強目標感的特質,確定年度目標的方向
很多時候我們制定目標是拿一張紙,一支筆就開始“自我的頭腦風暴”。
比如:要讀50本書,要背多少單詞,要出國旅游一次,要換一份高薪工作,要考研究生,要與家人一起·······
當我們拿到這份年度計劃時,發現自己都是茫然的,不知道到底明年要干嘛,可能年初買了50本書,到年末書都不知道去哪兒了,也沒有完成。
同時自己也不清楚到底自己學英語目的是什么?是要考試,工作要用,好像都不是,最后也放棄了。
那運用DISC來看看怎么呢?年度目標的主題要明確,
比如:成為更好的自己,更好的自己怎么定義呢?
在個人成長上:要看50本書(運用D——目標感去思考看什么樣的書?),要學習一門新技能(這門技能對自己有什么用,動力足嗎?痛苦夠嗎?),分享自己的讀書經驗10次(為什么去分享,建立個人品牌還是檢驗自己的知識牢固程度?是否有借口可以替代?)。
在家庭上:全家人出國旅游一次,陪家人每個月看一場電影,每周陪孩子一天。
在事業上:······
在個人健康上:······
在財務上:······
在社交上:······
當我們用D——強目標感來制定計劃時你會發現,原來的混亂已經變得很清晰明了。原來自己的寫的計劃并不是自己想要的計劃。
**
第二、運用I——發揮想象,五感并用,用心譜寫**
我們以往寫過很多的年度計劃,發現那個不是年度計劃,應該叫做年度失敗計劃,因為從一開始寫好后,就是不斷失敗的過程,每日健身2小時,每日背單詞50個,每次朗讀英文一篇,每日······(全是一大篇的各種羅列的流水賬)一個都沒堅持到3個月(當然你可能能堅持到半年),但是到年底時,就是最終審判日啦~~~(>_<)~~~好痛苦的年度計劃,以后再也不想寫了。
記得自己曾經減肥定了一個目標,每天都去健身房鍛煉(好大的決心——每天去自虐),其實堅持一個月后基本就放棄了。
“哎呀!今天工作好累,哎今天就不去了給自己放一天假吧。運動了好餓,應該吃一點,有勁兒了才能繼續鍛煉啊······”最后成效太不明顯(見下圖180斤啊)。
后來我就是用想象的方法,給自己找到快樂,深挖痛苦。
首先想象自己如果瘦下來能買到合適的衣服啊(胖子每次買衣服,特別是褲子太痛苦),在人群中也不用那么顯眼了(胖子總是焦點啊——體積太大),想象自己終于可以在鏡頭前和別人一起合照啦!
于是在門后貼了一張肌肉男的照片,每次都提醒自己要減肥,堅持鍛煉、控制飲食終于實現了一個月少20斤的奇跡哦。O(∩_∩)O~(150斤現在)
很多時候我們都是用腦在思考,但在制定計劃時一定要用心感受,運用我們的五官去聽,看,去聞,去嘗,去感受。
所以當自己在制定年度計劃時可以想象一下,和家人一起躺在潔白的沙灘上,沐浴著暖暖的陽光,清新的海風不是拂過你的面孔,帶著一絲絲芬芳,一群群小孩的嬉笑聲帶你進入了美妙的夢······當自己疲憊時想到這個,是不是又充滿動力啦。
第三、運用C——抓住細節,落地實施
在實施的過程中,我們的目標是否能落地實施呢?必學像C一樣制定詳細的實施計劃,并實時檢查是否偏離計劃。
比如還拿健身減肥來說,年初制定目標的時候應該考慮,到底減多少?1斤?10斤?
多久達成目標?一個月10斤?還是3個月10斤?
達成目標需要做哪些工作?一個禮拜鍛煉多長時間?一天鍛煉多長時間?有氧多少?無氧多少?
達到這個目標還需要哪些方面的工作呢?
1、早睡早起不熬夜(23:00之前上床,關閉手機不刷微信,6點起床鍛煉半小時······)
2、少鹽少油,控制飲食(一個禮拜只有一次大餐的機會,每天的食物清單)
除去這些還有什么需要做才能保證呢?
這就是運用C特質細化自己的健身減肥機會,如果這樣做出來了,而且當自己想放棄時看看施瓦辛格健碩的身軀,自己也一定會雞血滿滿。
第四,運用S——找到資源,支持實施
每天這么多事,工作(80%時間),學習、家庭、社交、健身·····看到這些是不是瞬間凌亂?
感覺腦中一團亂麻啊?
這時候要運用S的特質,尋找咨詢和支持
比如記性不好,工作忙就忘記健身啦?那我們可以用用時間管理的工具啊!什么:印象筆記,to do list,Google日歷······
比如執行力不強,我們可以參加社群打卡啊,完成公眾承諾,想象一下自己沒有完成多沒面子啊。
比如枯燥無味,可以找到死黨一起啊。
·········
運營S 的特質一定能幫我們落實詳細的行動計劃,完美達成夢想目標。
非常高興有機會報名參加DISC成都圣誕F39期的培訓。
本次培訓收獲的不只是知識,更多的是感動,朋友和啟發。
非常感謝海峰老師的激情演繹,帶領我們全情投入,海峰老師的超級奉獻,讓我們受益良多;
非常感謝華南館主我們的助推教練清蓮館長的細致服務和耐心講解,讓我們課后獲得更多的做人,做事的感悟;
感謝小勤的勇敢和熱情激發了我后續學習的動力;
非常感謝智豪爸爸媽媽的熱情和細致,然我們感受到了更多的溫暖和感動;
感謝小天使丁蕓的禮物,陳誠的美食,班主任的全力付出………
感謝每位小組成員,因為你們我的世界又變的更加開闊,頭頂的那個井口也越來越大,感謝王瑛、冬青、盧健、思培、孟晰、胡曉。
感謝每位成都班的小伙伴,因為大家我們才有機會參加本次的知識的盛宴。
········
期待更好的自己。
Jack@肉小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