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了兮兮
不知道是現在的社交工具太發達,大家表達感情不需要面對面,不需要刻意去處理略顯尷尬的情緒和神情,還是說國人整體思想開放了,總是在有意無意間聽到一些人對情感的表達和訴求不同于往日了。女兒在電話里嬌滴滴地發嗲:“媽媽,你是不是不愛我了?”媽媽也總是略顯不好意思的回應:“媽媽永遠愛我的寶貝女兒。”那么愛什么?我們又該如何去愛,在我的觀念里“我愛你”就如夏目漱石說:“今夜月色很美”的含蓄吧,但是每個人對愛有不同的理解,也有不同的表達,無論如何,你需要勇敢的表達,告訴別人你要別人怎么愛你。
今天好朋友蓉姑娘打電話讓我在宿舍等她,她想找我聊聊天,一反平常說話噼里啪啦像放鞭炮的習慣,她電話里溫柔卻有氣無力的聲音讓我想起一個詞:氣若游絲。說實話我感覺被她嚇到了,愣愣地嗯了一聲,想象了一下她平時氣壯山河頗有大俠風范的氣質和這反常的溫柔足以讓我掉一地雞皮疙瘩。說時遲那時快,我還沒從想象里走出來,蓉姑娘就破門而入了,看著她神情低落,眉頭緊鎖的可憐模樣配合著進門時的氣勢洶洶,我一臉黑線。但是作為朋友我可是很仗義的,我趕緊拉她坐下問她怎么了,她張嘴的瞬間眼圈也紅了,這是我第二次見蓉姑娘這么委屈,她從來都是大大咧咧的逗逼模樣,偶爾情緒小低落都會讓我誤以為那是她新段子的包袱,看來今天的情況并不樂觀。
我地給她一張紙巾并捏捏她的手以示安慰,她順手就拉著我的手講起事情的來龍去脈,期間幾度情緒激動的她把我的手指捏得嘎嘎作響,看著比她眼圈都紅的我的手,我真的不想同情她了。蓉姑娘和她男朋友在一起一年多了,(嗯,她連不開心都在虐我這個單身狗)兩個人挺合適,在校園里還是被大家熟知和羨慕的一對,郎才女貌,性格互補。因為蓉姑娘先天的的缺陷(雌性激素分泌得少,簡單來講就是女漢子,人家這么難過我這樣是不是不好?)性格大大咧咧,做事風風火火,而怎么那么巧男朋友小趙性格略有點內向,做事比較穩重,兩個人在一起教會了彼此很多。談戀愛就像學習,遇到一個好的人就像上了一所好學校。蓉姑娘開始變得溫柔起來,第一次那么跟我說話的時候我汗毛倒數,大叫著打她:“好好說話,你神經病啊。”總之和很多小情侶一樣,他們越來越默契,也越來越和彼此相像,每天一起吃飯上課打豆豆(不知道豆豆是誰,但是豆豆不哭啊。)羨煞人也。
但是就像人說的:別人怎么看都不重要,日子都得自己過,再好的感情也有摩擦,牙齒和嘴唇都會互相傷害呢,這不他們就吵架了嗎?(我沒有幸災樂禍,我只是狗糧吃飽了撐的),奇葩的是他們吵架永遠只有一個原因,也很奇葩。就像前面說的蓉姑娘是條真漢子,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就是不喜歡矯情,這點和我還真是不謀而合(白眼“你是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言外之意是她不喜歡向趙先生撒嬌,不會自稱寶寶,不會要抱抱,更不會要親親啪啪,呃說錯了更不會主動說一句“我愛你。而作為一個文藝又做作的文科男小趙卻極其在乎這種表達,于是他倆就經常吵吵架,分分手,虐虐狗,反正誰也不當真,但這次情況好像格外嚴重。蓉姑娘滿臉委屈,用她像感冒了二十多年沒好過的鼻子哼哼著說趙先生放的狠話:“不說愛我就是不愛我”。我內心翻了一個大白眼給小趙同學“瑪德制杖,不愛你誰會免費陪你吃喝玩樂,不愛你誰會給你當免費保姆。”不過出現這種狀況也不能全怪趙同學,畢竟每個人對愛的理解不同,當然對愛的需求也有差距,就像蓉姑娘覺得愛就是用心對對方好,而趙先生則覺得愛要大聲說出來。
其實生活中這樣的情況并不鮮見,最典型的父母常對子女說:“我們這是為你好”,子女對父母的訴求則是:“你們都不理解我”。這種情況沒法簡單粗暴的判斷誰對誰錯,或許本身就沒有對錯,只是大家三觀有別,品性有異,明明都深愛著對方,卻總是沒法讓對方接受到完整的愛的訊息。
最后的最后蓉姑娘和趙先生分不過三秒,繼續互相禍害還殘忍虐狗,聽說蓉姑娘要讓步了,趙先生也是,嗯,我就不開心了,再干一碗狗糧做宵夜。
今天下午睡太多,晚上碼字怒刷存在感給自己強加戲,大家看在我是個可憐的單身狗的份上原諒我吧。今夜安靜美好,看到文章的你,晚安,早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