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60年后周禁軍將領趙匡胤通過陳橋兵變奪取帝位,定都開封府,建立宋朝。1125年金朝大舉南侵,至1127年攻陷東京,北宋滅亡。同年,康王趙構于南京應天府即位,建立南宋。紹興和議簽訂后,南宋以秦嶺-淮河為界,得以偏安一隅。宋孝宗、寧宗時兩度北伐,均以失敗告終。1234年南宋聯蒙滅金,隨后宋元戰爭爆發。1276年元軍攻占臨安府。1279年崖山海戰后,南宋滅亡。兩宋共319年。北宋公元960年至1127年,167年。南宋1127年至1279年,152年。
(按出生年月)
1 李煜
李煜(公元937年-978年),975年(開寶八年),宋朝滅南唐。宋滅南唐千古詞帝李煜深陷牢獄。3年之后的七夕之夜賜藥身亡,臨死前留有《虞美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成了最強詩詞帝王,被后人尊為“詞帝”。
2 林逋(bū)(公元967年-1128年)就是那個寫下了“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隱逸詩人。被稱為“梅妻鶴子”,隱居西湖,終身不仕不娶。
3 柳永,(公元987年-1153年)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號稱“奉旨填詞”,白衣卿相,眠花宿柳。
4 范仲淹(公元989-1052年 )一生立志“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他的思想影響深遠。他謚號—文正。而在中國古代,文人死后的謚號至關重要,相當于蓋棺定論。
而在在歷史上,能得到文正這個謚號的人,基本都是當時朝代天花板級別的存在,不僅是文學,還要在政治,思想,朝堂有做出重大貢獻的人。比如方孝孺、李東陽、曾國藩等。可見范仲淹厲害之處!
5 張先(公元990-1078年)? 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人。北宋著名詞人。曾任安陸縣的知縣,因此人稱“張安陸”。善作慢詞,與柳永齊名,造語工巧,曾因三處善用“影”字,世稱“張三影”。長壽詞人,享年89歲。
6 晏殊,公元991年-1055年)年少以神童召試,后來仁宗親政后,愈發受到重用,于慶歷二年(1042年)自知樞密院事進官集賢殿大學士、同平章事兼樞密使,正式拜相。
他47年之后他老來得子,生下了一個兒子,名叫晏幾道,這父子倆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二晏”。他的文章內容豐富,詞藻華麗,“為天下所宗”。
7 歐陽修(公元1007年-1072年)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歐陽修是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領袖,為文以韓愈為宗,大力反對浮靡的時文,以文章負一代盛名,名列“唐宋八大家”和“千古文章四大家”中。北宋第一代文壇領袖。蘇軾之師。
8 梅堯臣(公元1002年-1060年)其與蘇舜欽齊名,時號“蘇梅”,又與歐陽修并稱“歐梅”。其詩風格“閑肆平淡,涵演深遠”,具有很高的藝術性和思想性,有宋詩“開山祖師”之稱,對宋代詩風轉變影響很大。
9 蘇舜欽[sū shùn qīn](公元1008年-1048年)),字子美,梓州銅山縣(今四川省中江縣)人,生于開封。北宋時期大臣,參知政事蘇易簡孫子。提倡古文運動,善于詩詞,與宋詩“開山祖師”梅堯臣合稱“蘇梅”。
10 蘇洵(公元1009年-1066年)蘇軾的父親,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兒子的才能高過父親,我想這老頭肯定很高興,每天都樂呵呵的。也寫過很多詩詞,比如“江上浩蕩誰來過,聞道琴高駕鯉魚?!?/p>
11 曾鞏(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世稱南豐先生。建昌軍南豐(今屬江西)人。中國北宋史學家、政治家。中國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12 王安石(公元1021年-1086年)字介甫,號半山。中國北宋時期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改革家。他被列寧稱為“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官至宰相。他的散文,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就是他的真實寫照。
13 王觀(公元1035-1100年),另一說卒年在1083到1085年間),字通叟,生于泰州如皋(今江蘇省如皋市),北宋詞人。與秦觀并稱二觀,相傳曾奉詔作《清平樂》一首,描寫宮廷生活。高太后因對王安石變法不滿,認為王觀屬于王安石門生,就以《清平樂》褻瀆了宋神宗為名,于次日將其罷職,王觀于是自號“逐客”,從此為民至老。
14蘇軾(公元1037年-1101年),世稱蘇東坡、蘇仙、坡仙。敢于用“仙”,可想而知他的才華,在文壇的江湖地位。基本就是扛把子的。他的詩詞改變了詞為小道的現狀,豪放派詩詞正式走向歷史的大舞臺。他的散文,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
15晏幾道
(公元1038年-1110年)晏殊第七子。一般講到北宋詞人時,稱晏殊為大晏,稱晏幾道為小晏。《雪浪齋日記》云:“晏叔原工小詞,不愧六朝宮掖體?!?,一個潛心寫詞的人。
16蘇轍(公元1039年-1112年),蘇軾的弟弟,哥哥蘇軾的光芒太盛,以至于大家都只知道蘇軾,對蘇軾印象不深。但是他年少成名,并且一生都算是仕途順利,最高官職是尚書右丞,在當時而言,這已經是排名第四的副宰相職位了,很了不起!
17黃庭堅(公元1045年-1105年)黃庭堅自幼聰穎好學,記憶力驚人。他是“江西詩派”的開山之祖,中國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也是“蘇門四學士之一”。最有名的詩詞:“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18秦觀(公元1049年-1100年)北宋文學家、婉約派詞人,是“蘇門四學士”之一,文長于議論,文麗而思深。他在《鵲橋仙·纖云弄巧》寫道“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成為人們歌頌愛情的名句。
19賀鑄(公元1052年-1125年)北宋詞人。賀鑄長身聳目,面色鐵青,人稱賀鬼頭,曾任右班殿直,元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蘇州,杜門校書。不附權貴,喜論天下事。“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名句就是出自他的大手筆。
20晁補之[cháo bǔ zhī](公元1053年-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北宋時期文學家,“蘇門四學士”之一。留有“怪相見、常低面。一曲文君芳心亂?!?/p>
21陳師道(公元1053年-1102年)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后山居士。北宋后來有一個江西詩派,杜甫被列為詩祖,陳師道與黃庭堅、陳與義并列三宗??梢娖涞匚恢?。
22張耒(公元1054年-1114年),字文潛,號柯山,人稱宛丘先生,北宋著名的文學家,他的文學創作主要集中在詩歌領域。他早年曾在陳州游學,受到學官蘇轍的喜愛并師從蘇軾,因此也被稱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張耒的詩學受到了白居易和張籍的影響,他的作品風格平易曉暢,內容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和他個人的生活感受。
23 周邦彥(公元1056年-1121年)字美成,杭州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文學家、音樂家、官員,宋詞“婉約派”的代表詞人之一。號清真居士。周邦彥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曲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后來格律詞派詞人所宗,其作品在婉約詞人中長期被尊為“正宗”。
24朱敦儒(公元1081年-1159年),字希真,號巖壑,又稱伊水老人、洛川先生。朱敦儒獲得“詞俊”之名,與“詩俊”陳與義等并稱為“洛中八俊” (樓鑰《跋朱巖壑鶴賦及送閭丘使君詩》)?!端问贰肪硭乃奈逵袀鳌=皲浽娋攀住端问贰酚涊d,朱敦儒工于詩律和樂府,詞風婉明清暢,被世人譽為詞仙。
25李清照,(公元1083年-1155年?)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宋代婉約派代表詞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其詞冠絕宋代。李清照所作詞,前期多寫悠閑生活,后期悲嘆身世,情調感傷。藝術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
26陳與義(公元(1090年—1139年1月1日 ),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詩尊杜甫,前期清新明快,后期雄渾沉郁;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豪放處尤近于蘇軾。
27岳飛(公元1103年-1142年)南宋時期抗金名將、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書法家、詩人,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他的出生,開始為北宋續命,可惜未能改變歷史的潮流。他在《滿江紅·怒發沖冠》留下千古名句:“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28陸游(公元1125年-1210年))陸游,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省紹興市)人。南宋時期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尚書右丞陸佃之孫。現存9300多首詩詞,是我國現存詩最多的詩人。
29范成大(公元1126年-1193年),字幼元,早年自號此山居士,晚號石湖居士。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詩。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又稱“南宋四大家”)。
30楊萬里(公元1127年-1206年),字廷秀,號誠齋,自號誠齋野客。他的詩自成一家,獨具風格,形成對后世影響頗大的誠齋體。留有佳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31尤袤(1127年4月2日—1194年),字延之,小字季長,號遂初居士,晚號樂溪、木石老逸民,常州無錫(今江蘇省無錫市)人。南宋著名詩人、大臣、藏書家。祖父尤申,父尤時享,治史擅詩。尤袤(mào)號遂初居士,晚號樂溪、木石老逸民。
陸游,范成大,楊萬里,尤袤這四個人,并稱為南宋四大詩人。
公元1126年,金國兵臨汴梁,公元1127年北宋滅亡,同年康王趙構于南京應天府即位,建立南宋。(北宋和南宋的節點在于公元1127年的靖康之變,使得北宋都城東京淪陷,經濟中心逐漸移向南方,故史稱南宋。)
32辛棄疾(公元1140年-1207 年),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號稼軒,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人。南宋官員、將領、文學家,豪放派詞人,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并稱“濟南二安”。
整個兩宋期間最能文善武的兩位詞中名將之一,武力值得扛把子,也試圖力往狂瀾,想讓搖搖欲墜的朝廷安穩下來,可是回身乏術,無力回天?!拔乙娗嗌蕉鄫趁?,料青山見我應如是”,千古名句,看看是何等的自信!
33陳亮(1143年10月16日-1194年),原名陳汝能,字同甫,號龍川,學者稱為龍川先生。婺州永康(今浙江省永康市)人。中國南宋時期思想家、文學家。他的名字也陌生,但是后來他是棄疾的好朋友。辛棄疾還專門為他寫了一首詞《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34劉過(公元1154—1206公元),南宋文學家,字改之,號龍洲道人。他的名字大家可能有點陌生,他也是辛棄疾的好友。比陳亮晚11年出生。前段時間最火那句“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游”。就是出自他手。
35姜夔(公元1155年-1221年),白石道人姜夔出生了,他是繼我們大詞人蘇軾之后少有的全才,他精通音律,書畫,詩詞??伤簧词?,漂泊無依,背著琴嘯天涯流浪。留有佳句“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36史達祖(公元1163-1220年),字邦卿,號梅溪,汴(河南開封)人,南宋婉約派重要詞人,風格工巧,推動宋詞走向基本定型。《雙雙燕·詠燕》是史達祖創作的一首詠物詞。
37元好問(公元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號遺山,世稱遺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省忻州市)人。金朝末年至大蒙古國時期文學家、歷史學家。寫下“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的千古名句,吟唱至今!
整個南宋也主要是一個以陸游為主的詩派,一個是以辛棄疾為主的詞派,兩個人撐起了南宋文壇的半壁江山。
38吳文英(公元1200-1260年),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
39周密(公元1232年—1298年或1308年),字公謹,號草窗,又號霄齋、蘋洲、蕭齋,晚年號弁陽老人、四水潛夫、華不注山人。祖籍濟南,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宋末元初詞人、文學家、書畫鑒賞家。
周密擅長詩詞,作品典雅濃麗、格律嚴謹,亦有時感之作。能詩,擅書畫。與吳文英(號夢窗)齊名,時人稱為“二窗”。
40文天祥(公元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孫,字宋瑞,又字履善。自號浮休道人、文山。江南西路吉州廬陵縣(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人,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學家,民族英雄,與陸秀夫、張世杰并稱為“宋末三杰”。他在《過零丁洋》中所作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留下千古愛國名句!
至此之后,南宋滅亡。
41蔣捷(公元1245-公元1305后),字勝欲,號竹山,南宋詞人,宋末元初常州府陽羨(今江蘇省宜興市)人。先世為宜興大族,南宋咸淳十年(1274)進士。南宋覆滅,深懷亡國之痛,隱居不仕,人稱“竹山先生”、“櫻桃進士”,其氣節為時人所重。長于詞,與周密、王沂孫、張炎并稱“宋末四大家”。
42張炎(1248年-約1317年),字叔夏,號玉田,晚號樂笑翁。先世居鳳翔府成紀(今甘肅天水),后定居臨安(今浙江杭州)。中國宋末元初詞人。張炎以詞擅名,屬于傳統的婉約一派。 有《山中白云詞》留傳后世,存詞三百余首,其中有些寄寓著對國家命運和個人身世的感慨。
留下名句 “勞勞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這便是南宋最后的挽歌,兩宋歷經319年的詩歌史也基本落下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