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微笑生活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煩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人人都向往這樣的生活,但我們也不必渴求過多。放平心態去看淡。一切的是是非非就看你如何去看待?如何調控自己?
尤其現在的我們,都處在在滾滾紅塵中。不得不馬不停蹄地登頂,不得不削尖腦袋去拼搏去比拼。這也就促使我們要片刻不息,永往之前。當我們走到一定階段,不妨回頭再看,或許我們功績滿滿,或許我們一無所獲。或許有不一樣的心態看待不一樣的結果。或許有些人氣炸胸肺。那有如何呢?為什么我們非要這樣呢?難道對于你結果就那么重要嗎?我想未必,登上山頂也不過“云海茫茫,群山隱約”罷了。或許有些人已看淡,至少感覺自己曾經經歷過。
不論什么結果,我個人認為:這些都不是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們已品嘗各式風味,已瀏覽風花雪月。我們何不以此為快樂呢?至少我們經歷過酸甜苦辣,那是別有風味的感覺。至少我們已飽眼福,那是別有景色。賞遍萬水千山,吃過苦辣酸甜。至少自己經歷過,方可得知其中的悅享與甘甜。
人生其實就是一場旅行,重要的不是結果,而是過程。平和的心態,淡然處之。一路上你眼里的風景會截然不同,我們才能且行且歌,看遍風景萬千。我們何不讓自己擁有一份淡淡的情愫,過著淡淡的閑情逸致生活。何不讓人生悠然自得呢?
其實,人生很多時候不妨淡然一些,淡然是一種恬適的心態、一種忘懷的境界、一種優雅的姿態。人生因為淡然而美麗,因為淡然而從容。
如同我們蘇東坡先生,他才高八斗,文采出眾。你們可知他經歷了從眾人仰望的大才子到待罪的犯人。這其中的落差該有多大啊!歷經“烏臺詩案”,坐牢103天,幾次瀕臨被砍頭的境地。幸虧北宋時期在太祖趙匡胤年間即定下不殺士大夫的國策,才算躲過一劫。出獄以后,他被一貶再貶。曾被降職為黃州團練副使,這個職位相當低微。對于此時的他已變得心灰意冷。這些都源于仕途的傾軋、官場的黑暗,打斷了他的功名之路。但是蘇東坡并沒有沉淪,蘇東坡到任后,心情也非常郁悶,他曾多次到黃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覽,寫下了《赤壁賦》、《后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千古名作,以此來寄托他謫居時的思想感情。這不就是在命運的浮沉之中感悟到了山水之美,人生大道嗎?憂患離亂讓他學會從容平淡。他在業余時間便帶領家人們開墾城東的一塊坡地,種田幫補生計。“東坡居士”的別號便是他在這時起的。他的天賦才情在命運的急劇轉彎中得以盡情釋放,“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淡然之間,蘇東坡得到了人生最美的收獲。如果他在仕途受挫后,心有不甘,沒有淡然處之,不會用其它方式寄托抒發自己的郁悶之情,也許我們的今天就看不到豪放詞派的蘇東坡先生了。
我們何不借鑒蘇東坡先生,處世要淡然。淡然能夠讓人正確看待成敗得失,擁有從容、理性的姿態,讓生命之花芬芳美麗留有芳香。
如今我們生活在社會大環境下。世間的紛紛擾擾,不免也有這樣一類人,他們處處鉆營,削尖腦袋往上爬。一心想要成為人上人,但他們的背后也曾有過滄桑和痛苦。首先:自己的家庭完全無心顧及,更沒有時間陪伴父母。得到的同時也失去了很多。疏遠了朋友的聯系,怠慢了孩子的愛,少了家庭的溫暖。其實他們表面風光,內心滄桑。有時甚至為了目的不擇手段,做出了不為人知的勾當。觸碰了道德法律底線,受到法律的懲罰。待到后悔之時,已經悔之晚矣。誰愿意這樣?他們早知今日,又何必當初呢?
人生在世,凡是看得開一點,看淡一些。名利也不過是過眼云煙,與其匆匆趕路,不如緩步徐行,感悟一路風景,感悟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幸福與苦楚。不一定酸楚不是享受。不一定甜蜜就是快樂。凡事都要心平氣和,不為外物所惑。
在平常、平凡、平淡的淡淡人生中,讓自己擁有一份淡淡的情愫,過著淡淡的生活,淡出一份情真意切的真情來。淡出一份淡雅清香的韻味來,淡出一份坦然寧靜的心境來。淡出一份淡泊名利的境界來。給生活以一絲坦然,給生命一份真實,給自已一份感激,給他人一份寬容。如此,也許更能體會生活的意義和生命的價值。
人生最美是淡然,人生最美是心靜如水。人生最美是安然平和。人生最美是家人團聚,人生最美是遇見。那我們何不微笑生活,微笑面對。泰然處之,淡然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