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乎生活
生活于每個人來說,
只是不同的一種生存方式而已。
每個人都有知足的樂,
也有殘缺的憾。
不必仰慕他人,
也不必憫憐自己。
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
就是你生活方式的見證。
活得好不好,永遠只有自己懂,
別人怎么知道?
在乎你的人,只有你自己。
別人看你的眼光,
真沒有你想像中的重要。
過往
面對過往,權當云煙。
少一些牢騷,少一些噓嘆,那只會給自己徒增煩惱。
回頭望望,曾經要死要活的故事,現在看來已是云淡風清。
時間能磨滅一切,亦能見證一切。
記下來的觸悟算作一份歷程,淺然一笑,早已無關風月。
活在當下,莫思未來。
一切自有安排,主人公是你。
朋友
對于朋友,在他面前,能心安地卸下一切偽裝,百無禁忌,肆意妄為,都行。
便是于友之道最高境界。
因為,你所說的他都懂。你所做的,或對或錯,他都能理解包容。
說穿了,朋友,就是鏡子中的你自己。
"你笑,他笑"。
"你哭,他也哭"。
怕你孤獨,
老天創造了這樣一種關系。
興趣
人的一輩子,不長也不短。
沒有永恒的幸福快樂,
也不會有不醒的夢魘,
拋開大悲大喜,更多的便是波瀾不驚的平淡歲月。
"興趣",便是你用來對付厭倦枯燥平淡的一種生活方式。
它能用來點綴日子,在昏暗之中抹上一絲亮麗。
思念
思念,是一把刀,刀刀鋒利。
受傷的心,血流不息。
企圖用時間的針線,把傷口慢慢封閉。
卻還是在夢里,把你悄悄想起。
心態
在現實與虛幻中,尋找一個平衡點。
不計較現實的殘酷與無奈。
未寄幻于飄渺無望的夢想,
來去無妄,喜悲坦然,
心安即好。
兒女
伴隨著一份慌亂,忐忑,而又企盼的心,迎來呱呱落地的兒女。
從此,
多了一種心情,叫柔軟。
你滿腔的愛與憂,便有了一個渲泄的對象。
而那伴隨終身的一份沉甸,
叫責任,
壓得你喘不過氣,
難得的心甘情愿。
千萬別把(他.她)當作一份投資,
奢求回饋,
且把(他.她),當作你生命的一種延續。
父母
給予你生命,
把帶你到這世間走一遭的人,
無論給予了多少,你都是他們付出的全部。
別談你回報了什么,
和你得到的相比,
只是滄海一粟,微不可及。
你唯有感恩,
時時銘記。
夢想
因了白天的忙于生存的勞碌,
禁錮封閉了曾經的愿望。
夢,
無奈延伸到了夜晚。
借著疲憊放松無防,
思緒紛飛著張揚,
彌補了心靈的憾,
促成企盼的再次釋放。
自渡
一人去寺廟參拜觀音菩薩。
幾叩首后,這人突然發現身邊一人也在參拜,且模樣與供臺上的觀音菩薩一模一樣。
此人大惑不解,輕聲問道:“您是觀音菩薩嗎?”
那人答:“是。”
此人更加迷惑,又問:“那您自己為什么還要參拜呢?”
觀音菩薩答:“因為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結尾語
一己之愚見,僅表自觀。以點概面,難免有失偏頗。但作閑悟,且笑無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