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地面臺今年月火水木中第一部收視突破20%的韓劇,在這個韓劇普遍收視率破10%就要撒花的年頭里,雖然現在說可以折桂這兩個檔期的年度收視冠軍可能是有點早,但前三應該跑不了了。
第一周,大家的反應是,好高的首播收視啊;
第二周,很多人就開始喊,瘋了瘋了,要破20了;
第三周,真的破20后,好多人開始瘋狂向周圍賣安利了,趕緊追起來!
難得有部高收視的,我也就“絕對主觀”地來分析下《龍八》能夠六集破20%的原因。
【好劇匱乏引發的“報復性”收視反應】
關于“報復性”觀看這個詞匯我還是從《大圣歸來》的票房分析里學到的,觀眾期待好的國產動畫片太久,又被太多爛片折騰不輕,好不容易出現一部靠譜的作品就非要安利到身邊所有的人都去貢獻一遍票房才罷休。今年的韓劇也差不多。年初的《kill me heal me》之后,幾乎沒有什么韓劇是靠劇情從頭到尾來打動觀眾的,幾位一線韓流明星主演的韓流劇反響都一般甚至不好;《上流社會》、《假面》、《學校2015》等都虎頭蛇尾了;有線臺的劇除了同樣的問題,影響力還不大,《oh我的鬼神君》得益于此故事明明已經難看的不行,收視每周還在創新高。
在這樣的前提下,《龍八》的橫空出世,對于大部分觀眾來說,就是久旱逢甘霖,那種感覺你懂的。編劇張赫凜的作品里只看到是《reset》前四集的編劇,《reset》是有線臺的懸疑劇,氣氛還是蠻吊詭的,跟《龍八》有風格上的相似性。從第六集后半的劇情來看,這位編劇還是有追求的,不喜歡“平”的故事,喜歡埋伏筆、設圈套、吊胃口,大家想想看《kill me heal me》知道吳俐珍才是車道賢時候那種感覺,就是“我次奧,編劇,你贏了”。
【周元的收視號召力】
前兩天微博上不是轉一個韓國男星最近幾年平均收視率的排行嘛,周元排第二,但他出演的韓劇數量是遠大于排一、三的,而且還有《明日如歌》這樣的超低收視拉平均,另外他主演的劇收視有個特點,首播收視都不錯,說明在韓國的觀眾號召力是比較實在的。對比之下,他在中國的人氣不算高。
而且這次金泰賢的角色比較亦正亦邪一些些,雖然也有英雄光環,但比起純粹的好人要有魅力,周元的形象又比較適合這類角色,具體看《面包王金卓求》、《新娘面具》里,這樣的角色他把握得都不錯。
雖然金泰熙前四集因為劇情安排一直被媒體盯,另外她這么些年因為演技進步有限,媒體觀眾也不放過她,但她天然美人的顏值在韓國就已經是最大的招牌啦,你們且看多少天然美人在韓國是永遠女神的存在就曉得了。物以稀為貴,所以韓國觀眾對她的感情我覺得簡直就是劇中黃護士對她的態度,有異曲同工的地方啦。第六集她兩場哭戲還可以,有感染力。
【華麗麗的演技派配角陣容】
除去趙顯宰和蔡貞安算男女二號不說,鄭雄仁、金美京、張光之類的戲骨級不說,裴惠善演得這個黃護士前六集的存在感那叫一個強,在韓茹真的病房里吃飯,給韓茹真化妝,每次都看得人心里毛毛的,一下抽她耳光,聽說院長要殺她又直接拿著手術刀去捅人,演得都超贊的。Cynthia的演員Stephanie Lee,去年演員出道的模特,也很有存在感。
前三周的劇情里在女主角這個角色只是作為重要線索存在的情況下,觀眾覺得劇情一點不受影響,除了周元抗起了主要劇情外,就是因為有這么多靠譜的配角。雖然這部戲不是群像劇,但這些配角的存在起到了群像的作用,豐富了劇情。
【主流韓劇題材內容的再組合】
考驗編劇能力的地方并不在于需要編劇寫出一個我們從來沒看過的故事來,那太難了,但編劇要知道如何將大家已經反復看過的同類型的故事,再進行有機組合,同時導演要設置好足夠讓觀眾欲罷不能的節奏,并且在每集拋一到兩個高潮點,這是周播能夠每周刷新收視的關鍵,國內的周播劇,目前尚未入門。
再拆解韓國觀眾最喜歡的題材里,以下幾個在《龍八》里,一個也沒跑掉:醫療劇題材、復仇題材、韓國特色的超級英雄、地位不對等的愛情,以及在扭曲和懸念氣氛下數方人馬的各種權欲PK,去查下歷年韓國收視表,一般拿捏住其中一到兩個元素又把故事講圓了的劇收視都不會太糟糕,何況《龍八》還綜合了這幾個元素。
接下來,劇組最大的敵人就是時間啦。第六集最后就沒有預告了,至少還有十集的分量,眼看著現在周元的眼皮就是腫的,可見熬夜拍戲有多猛。集數SBS還是別加了吧,好好把剩下十集拍完,編劇也不要過于糾結在愛情線上,用利益牽制推進劇情,看著更帶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