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把自認為寫的比較流暢的一篇文“外婆”請報大人點評了,報大人的點評中肯定的話語居多,在最后點出了問題,建議標題由外婆改為梳頭。我在心里默念了梳頭這兩個字好幾遍,這個直白的標題是我從末想到的,雖然我的短文確是在描述梳頭,可是對外婆那么美好的回憶,就用梳頭兩個字嗎?現(xiàn)在想來,這真是我的一大缺點,我是被偏執(zhí)的意念給綁架了,讓自己連文章的主題都無法準確定位了。
每次看到自己意想不到的缺點,腦袋瓜里會像充了電似的特別清醒,感覺自己模糊的身影又清晰了一些,心里很是感激這類的直白的點醒的。
然而周圍的人大多顧于面子,又或是擔心批評了人,別人承受不了,往往都是婉轉地遠遠的說說,可是聽的人若非聰悟之人或帶有十二分的警醒,哪里能領悟得了呢!
我就屬于悟性很淺的那類,常常對一件事情要經(jīng)過很長一段時間,才恍然大悟原來事情是這樣,當初怎么就沒明白。
又想起一件關于枕頭的事,我向來只用比較薄的枕頭,太高的枕頭對我這樣瘦弱的肩膀是不太適合的。但是廣告的力量就是強大,我買了兩個確信能讓人深度睡眠的高度近十厘米的橡膠枕頭,買來第一晚,果然好睡,但之后,半夜常感覺不舒服,過了將近一個月,才醒悟過來,是不是枕頭太高了,又換回舊枕。
換枕頭的那個瞬間,腦海里浮現(xiàn)出那些讓我堅持用了一個月的好枕頭的各種理由,真不明白,它們是如何壓倒我無法安穩(wěn)睡眠近一個月的事實的。好在自己終于發(fā)現(xiàn)問題,沒有繼續(xù)用下去。
不論是他人的點醒還是自身的領悟,都心懷感激,最后,用廈航航班上的一句廣告語改為這篇文的結束語:人生路漫漫,領悟常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