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里唐僧見到陌生人問他干嘛的就回答“貧僧唐三藏,從東土大唐而來,去往西天拜佛求經。”不經意間就回答了三個哲學上的經典問題“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要到哪里去。”雖是笑話,卻也讓我們思考,人生漫漫,我想要個怎樣的活法,你真的想好了嗎?
2017年是我的本命年,走在奔四的路上,依然是一個苦逼的上班族,之所以說是苦逼,是因為到了這個年齡的人,在單位還沒有混到高管,依然在做著具體的事情。在這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年代,我沒有想好怎么創業,雖然有這樣一個創業的種子(想法),但卻不知道種到哪里,未來到底應該是怎樣一種生活,思考過這個問題,遺憾的是一直沒有想好。
我是一個農村長大的80后,說起來算是一個幸運的人,讀過大學,然后在我們這個小眾圈子里有正規工作,2008年來京,經過奮斗,結婚,買房,生娃,上班,算是在北京扎下根來,在父母眼里我是個好兒子,在鄰居眼里我是個積極上進的人,其實他們只是看到了表面的我,卻不知道內心迷茫不知所措的自己。我做到了三十而立,卻也在提前經歷四十不惑。我甚至感覺自己已經把人生的80%的事情都已經經歷完成,剩下的日子就是在重復過去的生活,確實經歷了太多的事情,體會到了社會的冷暖和現實,自己的思想有時候會很迷茫,慢慢的我開始思考“我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未來我到底想要過怎樣的生活,如何才能實現未來的生活”,突然發現跟哲學上的三個經典問題有些相似。
常聽人說,人到了什么年齡就該做什么年齡的事情。此話不假,該結婚的年齡就結婚,該要孩子的年齡就要孩子,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兒了,結婚,買房,生娃我都趕上了,真的算是比較幸運,雖然還在苦逼的還貸款,但依然樂此不彼,因為沒有比較就沒有優越感,因為在帝都很多人依然沒有這個還貸款的機會。我趕上了這趟列車,卻從此再也下不來,上有老下有小,有房貸,有競爭。生活依然在高壓下向前滾動,內心告訴我,其實這不是我想要過的生活。
人生的活法,你真的想好了嗎?我捫心自問,是真的沒有想好。每個人的經歷,性格,價值觀都不一樣,無所謂好壞對錯,適合自己身心健康的生活就應該接近理想的生活吧。在回答怎樣的活法適合自己之前,我覺得充分了解自己的內心世界非常的重要,正因為很多事情沒有考慮明白,懶惰又是人的本性,日子也就這樣得過且過稀里糊涂了。了解自己,正視自己,奮斗自己,也許這就是開啟人生活法的鑰匙吧。做一個勤于思考的人,做一個敢想敢做的人,做一個內心善良的人,做一個忠于自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