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感情里,男人和女人最大的區(qū)別就是:男人的愛意總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流逝,而女人的愛意卻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而累積。
所以總是有女粉絲后臺留言:為什么發(fā)生關系之后,男人的態(tài)度就變了?以前對我很好,現(xiàn)在卻對我很冷淡。
關于這個問題,三個男人給了不同的回答。
1
“因為目的已經達到了,所以也該結束了。”
說的直白點,就是你以為你們是愛情,但是對他來說,這只是一場獵艷,他的目的從來不是想和你談戀愛,更不是想和你結婚,他的目的粗俗而直白,那就是上床。
他的甜言蜜語,從來不是發(fā)自內心,而是糖衣炮彈,就是為了迷惑你的心智;
他的體貼溫柔,從來不是發(fā)自本性,而是天羅地網(wǎng),就是為了誘惑你的感情;
他的浪漫多情,從來不只為你而生,而是獵艷手段,就是為了攻略你的內心。
在你認為自己正在慢慢接受他的追求,一步步靠近愛情的時候,他也在慢慢收網(wǎng)。
當你終于愛上他,你情我愿的和他發(fā)生關系,認為魚水之歡后你們會更甜蜜時,他已經達成目的,正在準備抽身離去。
在性愛中,女孩子走心,對于她們來說,每一次性愛都是一場莊重的儀式,我愛你,所以我愿意跟你上床。
而對于男人來說,他們都是下半身的動物,在和你上床的那一刻他對你的愛在頂點,當激情過后,愛會跟著欲望一起回到原點。
所以,他不是態(tài)度變了,他是露出了本性,在用態(tài)度告訴你,我不想再和你玩戀愛游戲了,你可以走了。
男人這種行為,比約炮還惡劣,約炮好歹是你情我愿的成年人發(fā)泄欲望的一種途徑,這種以愛為名的欺騙卻是對女孩身心的一種剝削。
2
“已經是囊中之物,就不必再花費心思了。”
確定的東西總是能給人安全感,就像超市里的杯子,你拿的時候總是小心翼翼的,因為那不是你的,你怕摔了。
但是當你買回家,你就隨意多了,因為那是自己的,摔也就摔了。
男人的這種心態(tài)就是典型的利己心態(tài),他需要你,但是只是需要你能給予他的,只想從你身上索取,自己卻不愿意付出。
所以他和你確定關系后,就理所當然的把你放在了從屬于他的位置,仿佛吃定了你不能離開他。
就像《三十而已》里的陳嶼,在結婚前,他也會為鐘曉芹制造浪漫和驚喜,也會溝通會關心人,但是結婚后,關系確定了,他就變了。
意見不合時,他永遠拒絕溝通,一起吃飯,他總是盯著手機,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每次妻子給他發(fā)消息、打電話,他總是不會及時回復。
下班后,他也只顧著伺候魚,任妻子如何眼巴巴地想要情感交流,他全都不理會。
后來離婚后,他又變了,開始關心前妻,開始主動發(fā)消息,在她需要時幫助她,因為他又失去了她,他又有了哪種不確定感。
和這樣的男人在一起會很累,因為你想要的關懷、支持、溫暖,他都不會給你,他不會關心你的感受,他只會在意自己在這段感情中舒不舒服。
3
“在一起之后就清醒了,沒有那種熱情了。”
其實這就和買東西是一樣的道理,比如你看上了一樣很貴重的東西,當你終于決定買下來的時候,在沒有得到之前你會朝思暮想心急如焚的整天想著看看有沒有發(fā)貨。
而一旦得到后,要知道過不了多久,就算你之前再喜歡珍惜這樣東西,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開始慢慢的變得越來越無所謂。
所以新鮮感這個東西是很容易就過去的,無論是對人還是對事物。
更重要的是,男人在追求異性時是沒有理智的,他可以半夜不睡覺去為你買夜宵,可以早上繞一大圈只為你接你上班,會因為你一句話開幾個小時的車來見你。
但是我們也必須明白,這種熱情是有限的,他們把所有熱情都耗在“追求期”,拼命做一些自己能力之外的事情來獲得女人的心,追到手之后,當然也就只剩下筋疲力盡。
可女人卻依然深陷在被追求的柔情蜜意中,幻想著這份熱情可以天長地久地持續(xù)下去。
男人都是貪圖新鮮感的,而女人都是貪圖愛和殷勤的,兩個人在一起后,男人開始倦怠,女人卻希望男人可以一直給她全方位的關注和愛,于是,落差感就產生了。
戀人之間發(fā)生關系無可厚非,因為真正的喜歡,都是會有生理反應的。
但現(xiàn)實生活中,有許多速食愛情,一旦一方把自己交付出去,另一個人本性就會暴露無遺。
所以,在發(fā)生關系前,要慎重,在發(fā)現(xiàn)對方很糟糕時,也要及時止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