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遙遠的北國來到這寧靜中不失繁華、古樸中不乏現代的江南小鎮也已八九年有余,自己也從當初的茫然且手足無措的外出游子變成了忙碌又從容鎮定的新太倉人。
剛到太倉時的處處不適應、種種不如意也早已成前塵往事,過眼云煙。我喜歡這小橋流水,民風淳厚,寧靜安閑;我喜歡這絲絲細雨,悠遠綿長,如歌如泣;我喜歡這物靈人杰,詩情畫意,錦繡文章。
唯感稍許不足和些許遺憾的是:江南沒有春色。“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支紅杏出墻來”的情形只是深刻在北國的記憶中。“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也只能依稀在夢中憧憬。江南雖然四季皆有綠色,少了北國冬天的蕭條落魄,但沒了冬天的索然無味也少了春天的撲面而來的驚喜。“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缺少了“北風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的映襯,也是難感受春天帶給人們如此大好的心情。總以為,江南雖好,但四季不甚分明,春天是如此羞澀,未曾露面,就讓位于炎炎夏日。
不成想,“煙花三月滬上行”讓我找到了久違的春日!
春天就在同事的笑顏中!天南海北的我們,工作使然,雖然天天謀面,很少有機會深談,大多時相視一笑,擦肩而過。別人休閑時,更是我們是最忙碌的時間,沒有時間與親愛的人花田月下,行孝堂前也成為了一種奢求。終于放下手中工作,不再想銷售多少;脫下死板單調工裝,著我花紅柳綠,盡顯妖嬈;不在強裝笑臉、曲意逢迎,而是嬉笑怒罵,童心流露;談一談兒女的頑皮,訴一訴心中的委屈,聊一聊身邊的煩惱,講一講過去的往事,表一表明天的希望……一路歡歌笑語,情意綿綿。“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襤露華濃”,同事臉上綻放的笑容不就是我苦苦追尋的春天嗎?
春天就在路旁的景色中!歡歌笑語之中,在疾馳的客車向外眺望:眼前的美景盡收眼底。一覽無余的茫茫綠毯,正在訴說“草色遙看近卻無”的極致早春;偶爾閃過的朵朵紅云,正在演繹“紅杏枝頭春意鬧”的傳世經典。我們太過執著于案牘勞形,太過沉迷于柴米油鹽,對于身邊的無限春光熟視無睹。請停下我們匆匆腳步,欣賞一下路邊的風景!“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路邊的桃紅綠柳不就是我苦苦追尋的春天嗎?
春天就在追尋華夏歷史中!當我們還沉浸在路旁無盡的春色中時,車已抵達出游之地—中國館。“東方之冠,鼎盛中華,天下糧倉,富庶百姓”的構思主題,表達中國文化的精神與氣質。重走“東方足跡”領略中國城市發展理念中的智慧,觀影片,得悉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中國自強不息的城市化經驗、中國人的建設熱情和對于未來的期望。國寶級名畫《清明上河圖》被藝術地再現于展廳中,傳達中國古典城市的智慧。登軌道游覽車,與古人對話領略中國城市營建規劃的智慧,完成一次充滿動感、驚喜和發現的參觀體驗。“師法自然的現代追求”來應對未來的城市化挑戰,為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提供“中國式的回答。觀無邊美景,中華地大物博,自豪!尋歷史之路,神州燦爛文明,驕傲!繼承優秀的傳統文化,開拓進取,屹立與世界民族之林,這不就是我們中華民族重新復興的春天嗎?
江南好,風景就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億江南?煙花三月滬上行,從此誰還敢說江南無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