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非馬
今天最大的關注力在于解決了我一直以來不曾清楚的“白馬非馬”論。
1.二者內涵不同
2.二者外延不同,也就是說二者包含范圍不同,
3.二者共相不同。
在許久之前也了解過這個論點,及至今日仿佛才真的懂了。
關于其他的知識點,一向喜歡老子,道可道名可名,生命的資歷在他這種境界里好像變得極其渺小,絲毫不重要。雖說道家到莊子才有忘我之境,但老子的一些思想本是仙兒理了,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于小我而言,想我在哪挺有趣。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這指的是個人獨立選擇?
前面對孟子描述看下來只剩下極端這個印象了。他對“距楊墨”這一塊其實用力過度,兼愛竟是無父我難以理解了。
另外有個感觸就是馮友蘭先生著作最大的特點在各家思想融會貫通之外還有不是中肯,不偏哪一家不貶哪一家。用詞也盡量精確。以前我不太懂為什么總有文章中喜歡用英語做注釋,而今越發理解了英語詞匯的精細準確是很有力的解釋。
匆匆瀏覽 所記不多 所得更少 望我能后續細看。